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娜娜 报道:房县县委编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抓好查前部署、查中落实、查后整改三个环节,全力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质效,为推动部门高效履职,提高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提供坚实保障。
“查前”重部署,明确工作重点。一是厘清工作思路。制定机构编制专项检查通知,紧扣法规制度执行“核心点”,围绕党管机构编制原则、落实机构改革任务、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等核心要素,精心制定了重点检查内容和需提供材料目录清单,确保应查尽查、不留盲区。二是摸清基本台账。从业务股室选派3名干部,加强业务培训,熟知“干什么、怎么干”,确保检查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事前厘清单位的机构编制基本台账,近三年机构编制批复事项等底数,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统一工作口径。建好检查队伍,把牢工作主动权,明确监督检查具体规范要求,统一工作标准,准确把握政策口径,使督查人员既是业务能手又是“检查专员”。
“查中”抓落实,提高工作成效。一是聚焦工作重点。严格检查工作程序,严把每个工作环节,以“三定”规定核心职能为出发点,聚焦机构设置、机构挂牌、人员编制、“三定”执行等重点,通过“查阅资料、数据比对、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部门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工作开展情况,强化职能履行和机构人员有效配置作用发挥的资源监督。二是精准梳理问题。结合单位日常工作情况,分类梳理,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审核研判,交流研讨,挖掘出编制业务中一些长期被忽视、隐藏较深的问题,精准定性,确保问题反馈实事求是。三是强化协作联动。加强与组织、人社和财政等有关部门工作对接,比对信息台账,同时加强与联动部门的横向沟通,及时交换掌握信息,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性和全面性,适时掌握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线索,凝聚监管合力。
“查后”强整改,推动结果运用。一是建立问题清单。分门别类建立问题清单,做到“底数清”。简单问题当面指,意见现场提,整改当天动。形成问题整改通知,筑牢机构编制纪律底线。二是落实整改措施。紧盯问题台账,全程跟踪指导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凡问题整改不到位的,暂停受理该单位机构编制事项。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将典型问题案例纳入机构编制业务培训班授课内容,达到以案释纪的效果。同时强化源头管理,归纳和分析机构编制方面易发、频发问题,注重举一反三。将整改情况作为优化机构、职能调整、核定编制、使用资源的重要参考,把检查成果转化为助力机构编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