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房县丨房县火龙•出灯

2025-02-12 16:04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邹怡 黎娟 何立志 报道:中国民俗中,从正月初一算起,有一鸡二犬三猫四鼠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豆十麦之说,正月十一管商,正月十二管农,正月十三则是普天同庆,万民乐业,房县“十三出灯”习俗就缘于此。《房县志·卷十一·风俗》(同治版)记载:“元宵……前三日试灯,有龙、虎、狮、麟、车船、竹马、软索、节节高、鳌山等灯。又有秧歌灯,十百为群诣人家。……自初十日起,结彩张筵,画帘银烛,钿车宝马,雾暗香霏,填街塞巷,灯影与星月交辉,爆声与歌管竞沸,至二十后,乃罢。”2016年,房县火龙被列入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出灯

图一:2010年元宵节,县门街,黄龙出游

图二:2022年元宵节,诗经广场,观灯

图三:2015年元宵节,老影剧院,呲花子

图四:2022年元宵节,周南广场,呲花子

正月十三晚上出灯。房县南街白龙、西街花龙、北街棕龙、东街红龙、城中黄龙(以胡须和龙身颜色)依次而出,连绵百米的火龙从四面八方蜿蜒而出,全城老幼竞相出来观灯。

舞龙灯时,舞龙壮士头扎红巾,腰着红带,脚系草鞋,赤膊上阵,一人掌龙头,一人持龙珠,一人持一节龙骨,龙珠指向哪里,龙头抢珠就伸到哪里。“一龙盘珠”、“二龙戏珠”、“三龙夺珠”……龙珠和着锣鼓的节奏,龙头、龙身左右摆动,行若“游龙戏水”,盘如“蟠龙座镇”。观灯群众将自家制作的啟花、礼炮燃放起来为龙助威。这种用一硝二磺三木炭配出来的啟花,有驱瘟疫、迎福神之愿景。礼花愈热烈,舞灯愈起兴。

一审:黎娟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