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李响 余海丽 报道:为进一步提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水平,减少农田残留地膜造成的土壤污染,形成“废弃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模式,野人谷镇紧盯春耕备耕关键节点,多措并举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确保废旧地膜“有人收、有处去、能利用”,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营造氛围抓推动。镇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面对面宣传加厚高强度地膜在保温、保墒、压草,以及促进增产、易于回收等方面优势,使群众深知“高强度加厚膜更高产、更划算、更易回收”的道理,从源头上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提高农民使用高强度加厚地膜的积极性。以东蒿坪村为例,采购覆膜机器6台,开展演示并投入使用,抢抓时节开展烟地覆膜工作。
争取项目抓带动。野人谷镇结合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的实施,采取“政府补贴”方式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全镇覆盖7个村78400斤,价值52万元,覆盖面积11600亩。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建立加厚高强度地膜推广示范点,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极大提高了农户使用地膜的积极性,稳步推进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
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点。通过每亩给予适当补助的方式,分别在西蒿坪、东蒿坪和桥上村建立3个废旧农膜回收点,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及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督促废旧农膜回收网点“敞开收购、应收尽收”,解决好群众交售废旧农膜“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的宣传模式,线上借助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群众普及废旧地膜回收知识;线下通过张贴公告、入户走访等方式,结合实际案例,让村民直观了解地膜污染危害和回收好处,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
强化措施抓进度。野人谷镇成立实施专项工作小组,认真开展落实和统筹指导,注重在工作模式、政策支持、回收利用方式、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推动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取得实效。全镇紧扣工作时限和农业生产时令,细化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按期圆满完成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工作任务。截至目前,地膜计划回收率达80%,实际回收率达85%,累计投放地膜78400吨。
下一步,野人谷镇将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回收体系,探索创新回收模式,做好高强度加厚地膜及全生物可降解地膜推广工作,持续巩固和扩大废旧地膜回收成果,为推动基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