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化龙堰镇:“小三级”工会赋能基层治理

2025-04-17 11:14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陈  报道:近年来,房县化龙堰镇创新“镇级—村级—产业”三级工会联动机制,聚焦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矛盾化解三大领域,探索出山区乡镇基层治理新路径。

产业聚,破“小散弱”促集群发展。

针对村域分割、产业零散问题,化龙堰镇工会牵头组建2个蔬菜产业片区强村党支部,覆盖7个村,开展“镇工会+村两委+市场主体”季度联席会议,统筹土地整合、设施共建。过去一年,全镇设施蔬菜扩至3500亩,“蔬果茶药稻”五大产业总面积达1.5万亩,通过“租金+薪金+股金”模式带动2000户年增收5000元。村级工会成员化身“协调员”,促成上湾村100亩跨村土地流转,保障智能温室落地,带动周边3村蔬菜亩产提升;全镇化解土地纠纷38起,为规模化清障;产业工会整合32家主体成立联合会,开展“田间课堂”,培训800余人次,统一对接商超,2024年蔬菜销售额达9000万元,5个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

服务优,补“三留守”民生短板。

村级工会为260名留守老人、56名留守儿童建档,上湾村设立“职工爱心托管班”,服务60户双职工家庭,7支“银发服务队”实现特殊群体关爱全覆盖;镇级工会整合农技、民政资源,设立“工会服务窗口”,开展6期种植培训、20余次田间指导,全年服务群众1200余人次;产业工会发动“乡村共管队”,以积分制管护设施,路灯完好率从75%提至92%。三级工会协同联动,共同织牢织密服务网。

治理稳,变“被动防”为“主动治”。

村级“三老调解队”(老党员、老教师、老模范)化解初始矛盾。高桥村将灌溉纠纷双方转为“合作户”,过去一年全镇纠纷化解率达98%;镇级工会入驻社会治理中心,联合处置跨村流转、劳资争议等复杂纠纷,全年12起案件已全部化解;产业工会建立“矛盾台账”,联合发布12次极端天气预警,减少农业损失300万元。三级调解网络成功让“被动防”变为“主动治”。

如今,化龙堰镇产业总面积较三年前增加40%,村集体经济均超25万元,通过“小三级”工会的协同发力,全镇实现从“治理”到“善治”的华丽蝶变。下一步,化龙堰镇将持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领域,做强经济底盘,筑牢民生底线。

一审:宋娥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