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严铭 报道:为全面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化龙堰镇立足乡村振兴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创新实施“审批-监管-验收-管护”全链条管理机制,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举措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健全审批机制,筑牢科学决策根基。化龙堰镇建立了项目审批联动机制,由镇经济发展办牵头,联合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项目符合发展规划和生态保护要求。同时,推行“阳光审批”,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审批流程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杜绝“拍脑袋”决策。
创新监管模式,打造优质精品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专班负责制”,每个项目都配备专人跟踪督导,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协调解决施工难题。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施工质量、进度进行全程监督,并建立问题台账,限期整改,确保工程按计划高质量推进。
规范验收流程,确保项目成效达标。项目竣工后,组织相关部门及村民代表成立验收小组,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验收。验收过程实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验收人员、随机检查项目点位,验收结果及时公开,确保验收工作公开透明、公正严谨。
完善管护体系,激活项目持久效能。为避免“重建轻管”现象,化龙堰镇建立了项目管护长效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和经费来源。对基础设施类项目,推行“村集体+农户”共管模式,鼓励村民参与日常维护;对产业类项目,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确保项目持续发挥效益。
通过实施全链条规范化管理,化龙堰镇项目建设效能显著提升,为创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