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光成 高田汉 报道:正值汛期,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门古寺镇人大主席团以村级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核心抓手,串联各级人大代表与基层防汛力量,通过“建机制、强排查、广宣传”三项硬核举措,推动防汛工作落地见效。
联络站“搭台”,建强防汛“指挥网”
各村级联络站迅速转型“防汛前沿指挥部”,高效整合多方力量:一方面集结80余名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联合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志愿者组建12支应急小分队;另一方面搭建“线上 + 线下”沟通体系,线上通过微信群实时推送雨情水情、传达上级防汛指令,线下划分责任片区,明确代表“隐患排查——问题反馈——协助处置”全流程职责,确保防汛指令快速传递、行动高效协同,实现应急响应“零延迟”。
代表们“亮剑”,织密隐患“排查网”
以联络站为据点,组织代表开展“分片包户”式全方位排查。聚焦河道、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老旧房屋等防汛重点区域,代表们逐处细致检查堤坝是否存在裂缝、排水设施是否通畅,对临水临坡的住户逐一上门核查房屋结构安全。建立“隐患台账”动态管理,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过联络站反馈,由联络站精准对接镇平安办等部门开展处置,累计排查隐患8处、完成整改7处,清理河道淤积、道路落石等500余米,切实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多渠道“发声”,筑牢群众“意识网”
将联络站作为防汛宣传主阵地,创新形式开展防汛安全知识普及。依托联络站广播循环播报防汛避险要点,利用微信群推送图文并茂的应急自救指南;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信息接收较弱的特殊群体,组织代表开展“敲门宣传”,面对面讲解暴雨天气注意事项,手把手传授简单应急自救方法,确保防汛宣传覆盖辖区每一户、每一人,有效提升群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从联络站“搭台”统筹,到代表“冲锋”履职,门古寺镇人大代表以联络站为纽带,把“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写在防汛一线,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实效。
下一步,门古寺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以联络站为核心,动态跟进雨情水情变化,持续优化防汛举措,让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有温度,以扎实行动筑牢门古寺镇汛期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