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创新机制破解信访难题

©原创   2015-12-28 08:53  

房县新闻网讯(十堰日报)通讯员 程剑峰 报道:近年来,房县纪委积极探索新机制,畅通信访渠道,破解信访难题,提高纪委公信力。今年以来该县署名举报总量同比上升127.1%,重信重访量同比下降16.9%。

受理“双向承诺”。针对群众“信上不信下,趋大求快”的心理,房县纪委实行双向承诺制,引导群众依法上访。对属于业务范围内的群众来访和实名举报,与举报人签订双向承诺责任书,从办案原则、办案纪律、保守秘密、办结时限、反馈回复、错告事实等6个方面向举报人承诺,让上访群众吃下“定心丸”;对于不属于纪委受理范围的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引导群众向有权处理的部门反映。今年以来共签订双向承诺责任书87份,办结81件,办结率93.1%,办结回复反馈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调查“三方参与”。针对部分群众对信访的疑虑,选取一些涉及农村党员干部的重信重访、久拖不决、群众反响强烈的疑难信访案件,让群众参与调查,有效破解“信任”难题。在实名举报案件调查过程中,与举报人保持联系,鼓励其提供证据线索,完善调查计划。对不便请举报人参与的,请群众推选代表跟踪监督调查环节,由代表适时向群众反馈,解开群众心中疑惑。对于举报的问题明确、但调查结果与举报人反映的内容出入较大的,采用对话方式澄清事实,消除误解。同时,开办电视问政和网络问政,群众反映的诉求经县委书记、县长批示后,县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县纪委督办到位,有效减少群众信访。今年以来,该县让群众参与信访案件调查12起,解决疑难信访问题9件,均未出现重访现象。

反馈“精准到位”。凡署实名的信访件,查结后调查组不仅要及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结果,还要对不服调查结果的举报人做好政策法规宣传和解释工作,深挖细查找出群众不满意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凡是没有向举报人反馈调查情况的、群众不满意既无说明又无解决方法的,县纪委一律不予结案,不予销号。对虽是匿名举报,但影响面较大、反映侵犯群体利益问题的联名信、集体访,调查结束后,采取召开群众(职工)代表大会、通报等形式,将调查处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反馈。今年以来,该县纪委共受理信访举报600件,初核559件,向署实名的举报人回复213件次,对匿名信访件违纪案件通报反馈32件次,回复率100%。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