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宋爽 报道:新的时期,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面,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市场化经营和乡村旅游的兴起,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社会治理方面,群众对环境保护、文艺活动、乡风文明的要求日益显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对农村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党的最基层支部,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引领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永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先进性?窑淮镇党委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出了“支部+”的工作模式。
一、支部+经济组织。党支部牵头,党员引导发展产业,积极创建茶叶、农特产、旅游服务三个合作社,建立章程,同时将合作社中的优秀分子积极吸纳入预备党员候选人,从而加强对合作社的引导,增强村庄经济自我发展的活动。党支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平台支持合作社,同时按一定比例提取部分费用作为集体经济收入,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发展。
二、支部+社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导向、因村制宜、循序渐进”原则,针对群众呼声高、亟待解决的问题,支部牵头号召村内党员、群众代表组织成立了环境保护、文艺、道德乡风三大协会,自我管理爱护全村自然环境,定期开展评比、教育活动,自我创作乡村文艺节目,组织娱乐健康活动,自我净化社会风气,评选村内好人、道德模范。支部定期与几大协会开碰头会,共同商议有关事宜,并为他们开展活动提供坚强保障。
三、支部+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对广大农村的影响日益深入,三岔村党支部一班人率先带头,与邮政支局联系,把村委会会议室腾出来建村级电子商务,对内销售价廉物美的商品方便群众,对外积极推销本村合作社的所有农特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同时与十堰秦楚网小蜜蜂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定期合作关系,签订销售合同,并联合举办线下大型活动推介本村农产品和乡村旅游,2016年元月2日,在村广场举行了十堰网友来三岔“赏美景、品土菜、购年货”的大型活动,吸引了市、县、乡网友、群众共1万人,当天销售额达1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后期的销售。如今,借助电子商务,村内创业热情已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使富民之梦进一步实现。
四、党支部+网络。在做好前几篇文章的同时,党支部也更加注重把推进新形势,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村级QQ群,微信群,及时发布本村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和动态,吸引外出务工的本村青年关注村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条件成熟的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同时,党支部页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发现一批优秀青年积极加入几大组织,培养他们对家园的存在感、认同感、自豪感,并逐步培养其进入党员积极分子队伍,进而不断优化党员结构,壮大党员规模,为支部建设储备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