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孙国 薛渊 杨阳 报道:他乡房县人,行行有能人,在首都北京有这么一位房县老乡,出生于白鹤镇白鹤村的他,年少时因怀着保家卫国的梦想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来北京参军入伍,在光荣退伍后被分配到国企,然而不甘平庸的他却放弃了这份铁饭碗的工作,选择走出去打拼自己的一片天,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感受他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
北京,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作为中国的门户,美丽北京的建设离不开每一位幕后辛勤劳作的建设者,杜天柱作为幕后建设者中的一员,从来北京参军入伍到如今,他见证了北京改革开放以来建设发展中的风风雨雨。
杜天柱:“当时一心一意想出来,想出来看看外面什么样,就这意思,所以就想当兵,第一年去验兵,兵验上了验完了,政审了说我是学生不让我走,当时的部长我们还认识,他叫我小名子,说你今年不行啊,你还是个学生啊,学生哪有当兵的,那你找你们校长去,让你们校长开个证明来,我就当真了,过去又没车,我就从县里走到白鹤乡政府,到白鹤长龙堰湾找校长,校长来了一句,打退学证明可不是随便打的,必须要你爸爸写个条子来,我才能给你写,我又连夜跑到,我爸当时在双河村驻片,我爸是驻片的在双河,我又从山路连夜走到双河,找到我爸已经夜里了,我说我要去当兵,他说你明年毕业了再当,你现在还小,那说天我都不干,后来他勉强给我写了个条子,第二天就过来,到城里就第二天中午了,到中午了找到那时候叫特判员,那时候的特判员姓李,找到他以后,他说不行了,今年兵已经定完了,明年一定要你去,今年就这样了,我就坐在那哭,就那回去了,回去就没读书了,没读书在大队上呆了一年,完了第二年又去当兵。”
记者:“您是哪一年当的兵呢?”
杜天柱:“78年12月份,当兵呢当时第一次坐火车,出来什么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把我们拉到北京来了,来了以后当时是个冬天,下很大雪,头三个月训练,训练完了以后分到连队,分到连队以后,分到一个叫架子连,正好赶到修西直门地铁,西直门地铁就在那个大槽里面扛纱布袋,当时就主要做这些,当时就只要做这些,最后又去学开车,学开车完了以后就开大头车,拉土车,在当时我们从卢沟桥拉沙子拉到西直门桥,一天的任务是三趟,超一趟是五毛钱,我们是两班倒,为了赶时间就多拉快跑,我当时还是最高的,一天能奖励一块钱,当时我就拿6块钱的津贴,一天能奖励一块钱就不少了,月底下来也不少钱,那就相当不少钱了,就当时来说,后来,我们当兵就地转业,转到北京,当时是邓小平裁军100万,正好我们是基建工程兵,我转过来以后在城建是国企,完了以后在90年,我就下海了出来单干了。”
万事开头难,由于经验匮乏,法律意识淡薄,出来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就被人骗走。、
杜天柱:“那时候也不懂,他写了一个转让,我就去跟人家谈了,那时候转让费5万块钱,房租是多少钱,我说这房子是谁的,他说这房子就是我大爷的,他说他大爷叫什么名字,房产证拿来我也看了,他说的名字也都对的上,当时我法律意识淡薄也不知道查一查,他一说就行了,我就给他了,转让费包括一年的房费都给了,也不算太大,能摆7张桌子,一个小餐厅,完了转让费和一年的房费一起5万块钱,开了不到两个月,真正的房东来了,房东说收房费,你这房租到期了,我说交了啊,给他条子看,他说你这不是,我才是房东,他拿着身份证、户口本、房产证来了,那只能重新交房钱,我们一算,就这么大地方,已经交了5万,房钱3万多一年,再交3万,那等于赚不到钱了,那算了我们就撤了不干了,不干了就等于第一次挣的钱全没了,就这样上当受骗一样。”
经历第一次被骗后,杜天柱没有气馁,依然执着深耕于餐饮行业,却不料遭遇北京奥运会征地拆迁,刚刚有起色的餐厅便遭遇夭折,痛定思痛之后经朋友介绍,杜天柱找准商机又做回自己建筑业的老本行。
杜天柱:“当时就想假如别人把楼给你盖,我们自己都害怕,怎么盖啊,最后我们想还是从小的做吧,从基础开始做,当时想盖楼不也得从下面开始做吗,从基础开始做,我也从基础开始做,就这种想法起名叫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刚刚开始出来做的时候,头一年好像二百多万的产值,就做一些小活,装修给人家修修补补,刚开始出来做那个家装,一个家装也就一万多两万块钱,当时那时候做得都不大,后来一步步做到现在。”
从家装起步,杜天柱靠着诚实守信和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逐渐在建筑行业树立了自己的良好口碑,经过几年积累和沉淀之后,开始逐步迈入基建工程建设。
杜天柱:“原来是叫北京筑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开始做得时候是我一个人,在做得时候又找了一些合作伙伴,找了几个股东,做了几年以后,股东之间有些矛盾,有矛盾以后,我们就说算了不做了卖了,当时卖了500万,我是大股东,他们有几个小股东,完了之后我们又办了一个北京筑基兴业建设有限公司,经营到现在,现在我们一年的产值到13个亿到15个亿左右。”
现如今的筑基兴业在他的带领之下,已成长为北京基建行业的翘楚,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完成譬如鸟巢体育场基础工程,十几个万达广场的精装修工程,四星级旅游度假村龙脉温泉疗养院建设工程,北京昌平区南环路大桥工程等等,并荣获建筑行业最高的鲁班奖。天道酬勤,杜天柱能取得目前的傲人成绩,与他一直以来的兢兢业业的努力和坚持分不开。
杜天柱:“作为我来说,一个是勤劳一个是坚持,做什么东西都不容易,哪一行都一样,如果是有一点困难就退缩,那你留什么都做不成,做什么都得坚持,那我也一样。做餐厅的也有开不下去的时候,做建筑也一样,开始不知道,这查那查这发那发,最后感觉开不下去了,还是要坚持,勤劳加坚持,就这两点。”
虽然当年为了参军入伍远离家乡,但是家乡一直是他心里最温暖的地方,那熟悉的乡音和温暖的乡情一直深藏于他的内心深处。
杜天柱:“不管什么时候都是房县人,过去我们想我们老了以后肯定还会回房县,现在我们回不回去那是一回事,但是我们还是想为房县出点力,这次我们协会不是要搞养殖或者投资做什么,我肯定是会尽我最大的努力。”
杜天柱:“我这次回房县,感觉房县发展挺快,我也是做建筑的嘛,一看在建筑方面,规划方面做得都挺好,现在到处做得都很好。”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杜天柱用他的勤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谱写了一段房县人立足北京成就事业的美丽佳话,我们祝福他在北京建设出更多更好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