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安全问题一重中之重!具体到学校,孩子们能在学校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并能安全的回家是每一位家长的最大心愿。最近一位学生家长向《县长热线》反映,泉水社区学府路有一公里路段路边有高坎,却没有安全护栏,存在安全隐患,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且能够予以解决。
在接到《县长热线》线索反映后,记者迅速与当事人取得了联系。
这位就是向县长热线反映情况的许女士,据她介绍,就在一月前,她的孩子放学后,就是在这泉水社区学府路边因踩空了脚,掉下了近3米高的高坎儿,小腿骨骨折住院长达一个月。
在母亲许女士的搀扶下,实验中学八(七)班的朱源源一瘸一拐的也来到了事发现场,讲述了他一个月前在放学路上跌下高坎儿骨折的全过程。
朱源源:“当时我跟同学正在说话,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了就一脚踩空了,然后就摔下去了,摔下去之后同学看见了连忙从那边,那边有一个小斜坡,他从那边慢慢的把我扶到那边,他慢慢的把我拉上去,然后我走到了小树边,我实在是坚持不了了然后叫门卫把我背到了门卫室,叫门卫给我妈妈打的电话,我妈妈连忙赶过来叫了一辆出租车把我送到医院。”
送医院诊断后,幸运的是朱源源的头部并无大碍,只是小腿骨两侧部位出现了断裂。
主持人:“您把他送到医院之后是个什么状况?”
朱源源母亲 许女士:“我把他送到医院后,医生就推了那样的一个车车,推到轮椅上推进去的后来就给他拍片子,拍片子拍过后他就问你们这娃子在哪摔的,我说在学校那出来,他说在哪,我说实验中学,他说那边上是有些吓人,你这还怪幸运的,幸好摔的是腿,假如那么高摔的是头的话那咋得了,就不能治了。”
经过近一个月的静养治疗,目前朱源源的两个小腿骨已被固定上了钢板,学校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也在积极的核销当中。有一定社会责任感的许女士还是觉得应该向政府部门反映一下泉水社区学府路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于是她便拨打了《县长热线》。
许女士:“我也听到医院里听到其他人说这个坎上掉下去摔的孩子已经有好几个了,我想实验中学在这边,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人老几代着想,这个处我想不管领导们哪个部门一定要想办法两边搞上护栏,为孩子的安全上有一定的保障,有护栏的话这种意外不可能发生,他就是靠栏杆走,他疯靠栏杆走他不得摔跤,就是娃子有时候出来了,管他谁的孩子出来疯疯癫癫的点吧点这也是很正常,毕竟车路上放学期间这个处车又多,娃子不能走,他只能从坎上走,这边走了那边又不安全,所以我就想到拨打《县长热线》。”
泉水社区学府路是县实验中学城区东片儿学生们放学后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泉水、小西关社区部分居民通往城东的唯一通道,由于学生们的放学时间正值上下班的高峰期,过往车辆较多,所以在这条长达一公里的学府路上,走人行道的学生和附近居民无不小心翼翼。
主持人:“经常从这走吧?”
泉水社区居民 张友仁:肯定经常从这走啊。
主持人:“您觉得这个路安全吗?”
泉水社区居民 张友仁:“就是不安全。”
主持人:“怎么不安全的?”
村民张友仁:“这么高,如果是从边上人多了一挤不就是不安全了嘛,你说是个道理吧,如果说是能治理,那就安全,必然正高个坎,岁数大,或者是人多,挤到都不安全。”
为验证这条长达一公里的学府路路肩与两边菜园和林地的实际高度,记者现场用钢卷尺进行了测量。
主持人:“刚才我们采访了有很多路人,这路人都说这是放学这条道路大约是1公里,放学路段是发生了很多的事故,那具体事故的现场是我们没能够看到,那我这个手中是刚才从附近居民借的一个尺子,我们来量一下这个坎到底有多高,大家可以看到在我手中这个尺子,这个位置,是两米七五,接近是快到三米,也就是这个坎是接近三米高。”
面对这段路边有高坎儿的学府路,很多行人希望能在路边安装上护栏,以便行路安全。
许女士: “我的愿望就是第一个,我们娃子摔跤了,我幸亏买了一个意外保险,要不是这么多的费用谁来承担,再一个愿望,政府部门要重视这个事,把这个护栏一定要安起来,为他们孩子着想,邻居着想,老人着想,如果哪个老人不小心摔下去根本没得法起来的,我希望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起来,尽快的把这个护栏安起来,让孩子明年上学的期间有安全的出行保障,毕竟学校在这,现在安全抓的是第一。”
采访结束后,《县长热线》栏目组的记者也专程来到了县实验中学进行求证,校方表示,目前改善校园周边安全防护措施的专项报告已递交至县住建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希望在今年春节后,泉水社区学府路两侧的安全护栏能够如期“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