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君历时20年完成房县化龙古城刘氏宗谱编纂

2017-03-07 08:33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中华 报道:刘德君,1961年9月12日生,现年56岁,现在房县化龙镇中学任教,是一名初三年级语文老师。从1996年3月开始到2016年6月,前后长达20年,他利用节假日时间,调查、走访化龙古城刘氏后人,走访人数达2863人,历程达一万六千多里,足迹遍布大半个房县和竹山的部分地区,并两次下黄州鸭娃畈(即今天的蕲春县鸭娃畈)寻找老家,终于在2016年12月完成了长达15章55节650页60万字刘氏宗谱的编纂工作。                   

国有史,地方有志,宗族要立谱,这是中华民族文化信仰。族谱以私家的方式记载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地方史、遗秩历史、人物材料,一些影响各地历史进程的佐证资料;记载族人繁衍、迁徙、分支、职业、墓地、生卒年月、品德言行、创业过程、世系承继、长幼顺序、曲折历程的历史。可以帮助后人更多地了解在一定历史背景下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家族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时尚和生产生活情况,从而弘扬正气、彰显祖德。族谱是增加家族凝聚力的纽带,是联系家族子孙的桥梁;族谱承传的文化内涵,对家族后人的心理素质、社会价值观念、做事行为模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德君介绍说,续写古城刘氏族谱的心愿由来已很久。在他小时候,常听祖辈和父辈们讲古城刘氏家族,曾是一个令人十分羡慕的名门旺族,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子孙众多,宗业发达,在房县西片有着很高的威望、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商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让子孙后代了解它,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斗志,那将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儿。

长大后,刘德君又听父亲(古城6组刘大义)讲,解放前(1949年以前),祖父(刘崇阶)曾几次想续写《古城刘氏族谱》,但因当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所限,一直耽搁了下来。

后来,刘德君祖父去世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族谱》交到了刘德君父亲刘大义的手上,再加上刘德君父亲刘大义生前曾多次交代过,“如果不及早着手,恐怕以后就记不详细了。”但那时因还在读书,没有时间,再者家庭经济条件太差,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后来,刘德君参加了工作,先在榔口乡(即后来的尹吉甫镇),后又调到青峰镇,在这两地都受到家门姐姐刘春秀的无微不至的照护,从而更加感受到了同宗的亲情和温暖。 

如今,随着打工潮的涌起,到全国各地打工的越来越多,有些本族的子弟,不少在外地已安家落户;也有许多本族的姑娘,也嫁到了外地,为了让他们不忘根本——家乡的所在地,便于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来与本族取得联系,勿忘祖宗,勿忘家乡,因此更应及时将族谱续写出来,让他们带上一本,以便将来寻根问祖时,更方便一些。

1996年,刘德君眼看老一辈的人已逐渐逝去,宗族世系承继的记载(即每一支、每一代从前到后家族人员的记载),中间马上就要出现“断层”。从1948年到现在,已相去66年,子孙日多,支派越繁。族越远而支越分,若再误而不修,则一脉之承就如同陌路,再想承其支,连其宗,分其系,寻其本,已是空话。于是,从1996年3月起,刘德君就开始着手自费调查、走访,着手重新续写。

在调查走访的最初,因有的地方太远,行动不便,效率太低,刘德君就买了一辆摩托车,学会后就按照先远后近顺序调查走访。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刘德君为了节省开支,总是在临出发前带几袋快餐面和几瓶矿泉水,爬山涉水,有时甚至达几百余里,如到桥上乡木瓜河村刘崇元家,来回要走157.5公里。虽然在编写中也遇到过冷言冷语,私下里别人会笑刘德君太“迂腐”,但刘德君从不倦怠和退缩,他觉得 “这是一种信仰,这是一种毅力,这是一种精神,这是一种做后辈的责任”,不是一个“迂腐”二字能概括得了的。

刘德君在编纂宗谱调查、走访过程中,也曾经走了不少的弯路。因为旧谱中,只记男丁不记女孩(只有特殊的女孩予以记载)。所以,当他第一次到每家每户去调查走访时,只按过去的记载方式进行了登记。可后来他发现这样做法不行,因为现在实行了计划生育,有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女孩。难道女孩就不是刘氏后代?因此,他只好又重跑第二趟,将女孩的名字也登记了起来。可第二次,他虽登记了女孩和其丈夫的名字,却没有登记女孩的后代。在登记化龙镇李家湾9组刘金珍的丈夫李兵这个名字时,发现“李兵”这个名字就有6个,且上下四代都有叫“李兵”的。在经过思索后发现,如果不记载其孩子的名字,再过两、三代,对比查看《刘氏族谱》和《李氏族谱》时就会产生误会。因此,他不得不又跑第三趟,将刘氏宗族女孩的后代又全都登记了起来,以示区别。

刘德君说,一个不爱家,不爱族的人,他也不懂得爱亲人,更不会爱家乡,爱祖国,总有一天,他会感到孤独无依、无援、无助,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更加希望得到亲族的温暖,更加感到亲族的重要性。

如今,刘德君看到自己花了20年的心血编纂完成的化龙古城刘氏族谱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高兴的介绍说,化龙古城刘族的字辈,每个字,每一句都有深刻的含义,如 “誌庆智作远,文学崇大德,忠正义贤良,君明朝光显,家兴永安长”。因为当时明清两个朝代交替,由于战争和瘟疫,房县和四川几乎都没有人了,为了地有所耕,官府粮有所收,故而从湖广强行将百姓迁望房县和四川,当时有“千里上房县,湖广填四川”一说。意思是:恭喜你们到远方去,你们都是很聪明的人,希望你们的后辈子孙都崇尚文学,具有崇高而伟大的美德,都做忠正贤良之人,只有这样一旦遇到贤明的君主,就会被朝廷重用,从而光宗显祖,也只有这样,家庭才会永远安定长久。

为了使后代子孙将来在收集每家每户的族谱重新汇编时,更加快捷、准确,编印时更加方便、时效,对于族谱世系的续写,皆按过去族谱中的规定:“一年一自续,5年一小续,10年一大续,30年一总续”,即到30年时,捐资并推荐一有文化、有宗族感、有责任心、懂电脑的人将分谱收集起来重新汇编。目前,做为古城刘族第十代孙的刘德君已将族谱字辈加续到20句100代,上辈和下辈相错20来岁,可管2000多年。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