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网信事业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重大战略部署,在核心技术攻关、网络生态建设、互联网经济创新、互联网企业发展、网信基础设施完善升级、网络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互联网国际合作等方面都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就、展现了新气象,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实现我国网信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要靠全党、全社会和全体人民齐心协力、久久为功,正所谓温故而知新,今日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4.19讲话”,在新的起点上思考我国网信事业的未来之路,既十分必要又相当迫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总书记的“4.19”讲话内涵丰富、条理清晰、思想深刻,其核心要点就在于阐明了当代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的“本”与“道”。简而言之,这一本一道就是“坚持人民至上”与“建设网络强国”。
离开了人民至上这个根本,网信事业发展就会失去最重要的评判标准和是非原则。如此这般,网络空间就会蜕变成为一个赤裸裸的名利场,网络经济就会异化为一场无原则的资本游戏,网络舆情就会异变为一块乌烟瘴气的有害信息集散地,网信事业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持续提质增效,除了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大的硬支撑之外,靠的就是党和政府不断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贯穿熔铸到网信事业发展的各环节、各领域,使网络日渐回归和彰显其服务社会和劳动者的价值属性,这才有了在网络生态的日渐清朗,才有了网络舆论中正能量喷涌汇集,才有了网络技术在反腐倡廉、电子政务等国家治理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
建设网络强国则是现阶段我国网信事业发展的一个硬目标与总牵引,是网信事业能够实现全面而持续地造福人民的必要条件。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只有20多年,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却异常迅猛。
中国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一个后来者,能在短短十几年间就成长为与美国并肩而立的网络大国,这本身就彰显着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的独特优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此感到自信与自豪。
在网信事业发展中坚持人民至上,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绝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种口号,而是在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正反两面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一种科学认识。互联网在中国发展到今天,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社会空间的重要延伸和组成部分,广大网民也同样成为了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同心圆?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发挥好网信事业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的正向作用,就必须在网信工作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和以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其是党员领干部(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网信企业这两个最重要的责任主体必须在这方面身体力行、成为表率,要将坚定信念与落实责任紧密结合起来。
关键在于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要了解和熟悉网络空间的生态与内容、正视和思考网民的关切与疑惑,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并在此过程中了解互联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我们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和治国理政的能量增强器。
互联网行业是个高度重视个体体验和口碑效应的领域,如果企业仅仅追逐一时一己的经济利益,罔顾社会公序良俗、国家法度规范,甚至进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就很容易陷入被用户滚雪球式抛弃的窘境,甚至最终消亡。因此,网信企业也必须在国家发展大势中顺势而为,在服务人民群众中找准立足点,才能发掘市场、发挥优势、突破节点,进而不断做大做强。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成为网络大国同样是成为网络强国的必要准备,中国在建设网络强国方面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从世界范围内纵向比较看,美国和中国在互联网经济发展和技术研发应用上明显处于第一梯队,全球互联网公司十强均属两国,并且正逐渐在该领域拉大同其他国家的距离。
中国要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赶上甚至超越美国,但这个过程却不能是对美国模式亦步亦趋式的复制拷贝,更不能成为美国那般为一己之利而滥用优势的网络技术霸权国家。虽然问题的层次不同,但美国在的互联网发展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与矛盾,因此我们切不可在此问题上陷入对美式经验的迷信之中。
对于中国而言,只有突出优势才能够实现补齐短板的目标,也只有把短板补齐了才能维持甚至是扩大现有的一些优势。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有着十分精辟深刻的论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过去一年,是我国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网信事业工作者们贯彻习近平总书记“4.19”讲话精神的一年,更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一年。在春天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季节里,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更有理由自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网信事业的必将迎来更加绚丽夺目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