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峻皓 报道: “你反映的十字街占道搭台问题我们已经协调好了,明天就安排人处理。”近日,城关镇老城社区支部委员刘小玲在电话中给居民答复道。
今年以来,我县在基层党组织广泛推行社情民意直通车制度,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效,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划分民情责任区,织好一人一岗“网络图”。按照“便于联系服务、细化管理单元、整合管理力量、创新管理机制”的原则,县委组织部牵头将全县281个村(社区)科学划分为843个民情责任区,构建层级分明、规模合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情民意管理服务网格,每个责任区由村支部委员会讨论确定一名干部作为责任人,民情责任人主要职责是当好“八大员”,即方针政策宣传员、先进文化传播员、社情民意信息员、访贫帮困服务员、邻里纠纷调解员、维护稳定安全员、创业致富指导员、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和处理突发事件战斗员。
完善民情信息库,做到每家每户“底子清”。每个责任区选聘1至2名品行好、威信高的党员担任民情观察员,负责建立本责任区的民情台账。建立“一区一档”,摸清责任区内党组织设置、楼栋分布、精准扶贫户、专家学者等各类人员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健全“一户一档”,核准责任区内所有村(居)民家庭成员、住房、就业、计生、健康、特长等信息,做到知根知底;完善“一事一档”,排查责任区内群众的思想动态、需求愿望、利益诉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情况,实行动态处理。
建立民情直通车,实现大事小事“一键通”。民情观察员通过建立微信QQ群、召开民情恳谈会、开通民情热线等方式开门纳谏,专门负责收集责任区内党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群众普遍反映的难点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苗头性问题,以及群众的思想动态,随时向上级党组织反映群众所需所求所盼。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对收集的信息梳理分类,归口处理,小问题现场解决,大矛盾逐级向上级职能部门报告并协商处理。该制度推行以来,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036件,做到了问题不积压、矛盾不积累,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