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 特约记者 杨洪霞 报道:一只土黄鸡,能否打开脱贫致富的口子?
郧西副县长郝杰给出的答案是:能!
这要从“4000只土黄鸡”的故事说起——
9月24日周末,秋雨绵绵,轻雾朦朦,空气清新,记者跟随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派往郧西的第三任副县长郝杰一行来到郧西县马安镇姬家坪村,车子顺车平坦的水泥路前行,沿途看到田野里稻子金黄,满山翠绿。
刚到村子里8组农民孙立志的鸡场里,孙立志正在冒雨喂鸡。
孙立志介绍,他是村子里的贫困户,以前在外面打工没能脱贫,今年回村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帮他成立了养鸡合作社,一共散养了2000多只土黄鸡。
“眼看9月份就要过去了, 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我这4000只本地土黄鸡长势喜人,愁的是合作社找的销路效果不好。这不?保险公司和村上又一起来帮我找市场、跑销路了,今年一定能脱贫。”孙立志感激地说。
其实比孙立志更揪心的郧西县副县长郝杰,郝杰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5年间派往郧西的第三任副县长。自2月份到任后,他深入到帮扶的几个村,因村实策,探讨精准扶贫的最佳路子,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升自身造血功能。
姬家坪村是中国人寿郧西支公司的帮扶村之一,年初来到村子实地考察后,他觉得可以利用自然环境和山场优势,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茶叶、畜禽养殖等产业,帮助贫困户,依托产业,实现脱贫。
姬家坪村书记王辩成说“今年在县人寿保险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想吸引成功人士搞好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致富。注册了2个专业合作社,养黄牛的、养羊的、养猪的有30多户,还有养鸡的和种茶叶的。”
郝杰介绍说,前不久工作队员走访贫困户,刚一进村就听村民说,孙立志正正为土黄鸡严重滞销发愁。
是不是贫困户养的鸡质量不好?味道不鲜?这让本来信心满满的郝杰有些忐忑,原计划帮北京的单位和亲朋预购的,如果品质不好,该如何是好?一系列的疑惑让他举棋不定。
于是,他上网看看其他地方生态养殖的营销方式,打开生态鸡网页一看,别人是卖得好、价又高,难道是别人的鸡好吃些。郝杰灵机一动,自己掏了900多元在网上订购了3个不同地方的3只鸡,网上售价是100多元一斤。利用周末时间,请当地媒体记者和几位朋友一起,到姬家坪村来品尝网上购买的3只鸡和本地的1只鸡。
姬家坪村村民严滋婵说:“网上购的鸡是100块一斤,请大家品尝之后,看那种鸡子味道好,为我们当地的鸡子定个价。”
他们把网上购来的3只鸡和在姬家坪购买的1只鸡,由一厨师来做,同样的作料、同样的手法,各做出黄焖和清炖两种,在事先都不知道有网购的情况下,把四份鸡肉、鸡汤编号,供十几位客人品尝、打分。结果,让郝杰放下心来,众口一词的都认为本地土黄鸡,味道纯正、清香浓郁。
郝杰把品尝结果在微信圈里一发,远在北京的单位和亲朋纷纷在为他点赞支持,当场通过网络订购了4000只土黄鸡。同行的媒体记者表示将通过自己的宣传平台帮助姬家坪村打通外销渠道。
郝杰心里明白,依靠“朋友圈”卖鸡蛋只能解一时之渴,要想靠养殖脱贫致富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今后他们将制定“互联网+土黄鸡扶贫”方案。
目前,姬家坪村在人寿郧西支公司的对口帮扶下,成立了铜佛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和鑫鑫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他们计划以平均每只80元的价格,把农户散养的土鸡收购起来,集中加工包装、外销。今年力争外销8000只,明年争取外销土黄鸡2万只,至少带动70户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建设,实现增收。
“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愿望非常强烈,让我们这些扶贫干部也深受感染和鼓舞。”郝杰介绍,他们将计划借助互联网技术,让郧西“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土特产走向广阔市场,为郧西精准扶贫闯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