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报道:11月30日,十堰法院行政公益诉讼审判工作座谈会在房县法院召开。十堰中院副院长王汉立,行政庭庭长谭丹平,环境资源庭庭长刘智,宣传处处长丁政,行政庭副庭长宋志彪及各县、市、区法院分管领导、行政庭庭长参加会议。
座谈会上,房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俊卿对该院今年以来受理行政案件及办结情况作了汇报,对审理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心得体会与经验做法进行交流。市中院行政庭副庭长宋志彪以当前全国各级法院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为背景,结合全市两级法院公益诉讼审理情况,深入分析了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随后,各基层法院分别介绍了各自办理的涉及国土、林业、环保等领域的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情况,对在审理公益诉讼案件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不同观点进行了交流。大家从立案时的受理条件、诉讼费缴纳、诉讼请求明确问题,到庭审中公益诉讼人身份核实、举证质证、第三人追加问题,再到案件判决内容、执行期限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王汉立指出,十堰市两级法院近年来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上取得的成绩卓有成效。行政公益诉讼作为行政诉讼中的一种新型诉讼形式,是党和国家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促进生态环境的依法治理,以法治方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制度安排。两级法院及时召开行政公益诉讼审判工作座谈会不仅是贯彻执行最高法关于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审判工作视频会的精神体现,更是提升全市法院公益诉讼案件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对今后如何更好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王汉立提出四点要求: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公益诉讼审判工作作为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力抓好抓实;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行政公益诉讼审判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不断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推进制度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三要充分发挥行政公益诉讼审判职能作用,加强人民法院与行政主管部门、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和制度衔接,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沟通寻求共识,通过协调减少矛盾,推进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健康发展;四要提高能力本领,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增强“八个本领”的要求,积极总结有益经验,加强理论研究,培养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行政公益诉讼审判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