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发展现代农业厚植扶贫根基

2017-12-11 09:10   十堰日报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 特约记者 李先江 通讯员 徐娥 报道:12月6日,房县尹吉甫镇榔峪河村三组返乡青年高飞,盘点珍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收益后喜上眉梢。今年以来,合作社销售额超过34万元,预计到年底总收益可达60万元以上。他还准备帮助榔峪河村有意愿的几位年轻人发展联合养殖,吸纳贫困户入社就近打工,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像高飞一样,房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增收的大户不在少数。

土地流转,一地三金。近年来,房县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成功对国道、省道房县段沿线的6万多亩土地进行流转,不仅流转出了新效益,还流转出了新农民、新思维、新模式。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率先在军店镇三溪沟村试建产业扶贫“三金”示范基地,总规划面积10000亩,实行道地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主要种植北柴胡、白及、苍术等10多个品种的中药材,采用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农民入股分股金的“租金+薪金+股金”三金链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基地每年带动210户680人实现脱贫目标,有力加快农民增收致富进程。同时,村集体通过流转山场、土地,一举摘掉空壳村帽子,当地农民到基地打工每年人均收入在15000元左右,既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题,又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份稳定收入,还帮助村里培植和做大特色产业。

订单保证,互惠互利。房县把推广、规范“订单农业”作为服务“三农”、促进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协调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农业生产订单,让广大农户吃上“定心丸”。每年年初,房县相关部门就协调县内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走“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之路,实行保护价收购,解除种植户后顾之忧。同时,农业部门及时主动解决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难题,让农民种得放心。目前,全县发展“订单药材”6万亩。

合作社引领,农户零风险赚钱。“园区+”模式是房县供销社在土城镇龙坪村探索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建设产业园区,统一提供场地、大棚等设施,由农户负责管理采摘,合作社负责产品收购、储存、销售,从而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2010年,由县供销社发起,龙坪村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入社186户,注册资金500万元。2014年,引进十堰武当山珍有限公司参与股份经营。目前,园区生产规模扩大到100万袋,预计年可实现产值720万元,将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