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走笔

2017-12-18 10:15  

作者:余策星

春尾夏初,受县妇联委托,去大木镇采访回乡创业的养牛大王张安民。有一位领导开车送我们,我提议从土城的黄泥沟走另外一条路到大木,因为这条路可以近十公里,是房县最早到大木的一条捷径。车进了黄泥沟,上了观花岭我到了大木镇的地界,因为 者多次走过这条路,沿途当上了义务的导游员。下了观花岭就是白果树,这是在地图上 标过的地名,那棵九个人合抱的白果树,因为在五十年代雷击后就不存在了。但沿途的风景依旧,两山杜鹃花开如艳。红的深红,白的洁白,紫的艳紫,竹子正在出笋,更显得苍翠婆娑。山腰中间,迟开的乌桑树上的紫红的花,漫山遍野。沿途的地名有三岔河、杀人场、马进洞的老街,一条清流绕街而过。车过熊家院,沟坎边上的两棵紫檀树正在撑叶之时,挻拨俊秀,这是一种硬质珍稀的树种,被当地老百姓呵护着。长的技茂叶盛。又走了一段路,到了泰山铺、千佛岩。

三元村:是红军革命烈士乔三元的家乡。路旁有一株高耸入云的很大的银杏树。车子停了下来,大家到对面的住户中去上厕所。小桥流水,银杏树,枝叶青翠欲滴,占地有一亩多的浓阴,把几间农舍打扮的如同北京的頣和园般的美丽。车到红庙河,河水上边攀满了红绫子。河对岸有一座单独的财神庙宇,它独立在两条河水交汇的地方,一条河是我们沿路而下的马金洞河,另一条河,当地叫西坡的河水。听当地一姓陶的女子说:“这座庙寺里边神仙十分灵验,大木镇所有发了财的人都来敬他。许愿的红绫子没地方缠绕了,他们就把沿河的大树上结在对河式岸中,燃放的鞭炮都有好几尺厚。好奇的我们涉水过河去看了,庙中敬的是一位白胡子的太上老君,即不是骑黑虎的赵公明财神,也不是手捧《春秋》读书的关云长财神。

有一首《陋室铭》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就是写照吧。车子拐弯就上了过风搂,这里被当地建了三座庙,一个包公庙、一个五殿阎王庙、一个财神庙,三庙合一,以后地名咋叫呢?留给后人吧。原来地名叫的“过风楼”。由于这条河沟信号不好,走到这里,几个人的手机都有了呼叫的信息,大木镇妇女主任的电话最多,问走到那里了?大家都不再耽误了,车过上河南,进镇拐弯到镇上,大木镇几乎要和深圳龙岗镇比美了。一座座鳞次梯比的高楼,显露出了大木镇一片繁荣富强的现象。中午在镇上吃中饭,不喝酒,宴席上一种饲料是当地的鱼腥草经过果汁榨机,榨机榨出来的草根汁水,又用绿豆熬出来的,清心火、明目,一盆米饭,大家很快风卷残云的吃完了。下午三点到了目的地,东河村读书沟。一条锁口(两山岩壁以互接叫锁口)一条瀑布滔滔不绝的流在路边的深潭中,深潭中,几条桃花鱼悠哉游哉地在嬉戏。潭水旁边,一道围墙和铁栅门边上贴有一幅醒目的对联:“上联是:“风水宝地牛马成群”,下联是:“在家创业财源广进”。横额上写“牛气冲天”。我们要采访的张安民不愧是县政府评选的“返乡创业先进个人”。在一座精美的办公大楼后边,五大间现代化的牛舍中,先养了四百多头肉牛。十几名本地特困户在这里协助照看了这群牛,据打工者马明成说:“每月工资3500元。”是镇上安排的特困农户来这里的。我们在牛舍中看到肉牛,小牛犊子,给牛准备的牛饲料。听到张安民介绍如何养牛致富脱贫的介绍。达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房县山水处处美。我爱我的房县山和水。同行来的人舍不得瀑布景观,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