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特约记者 张启龙 通讯员 马骥 报道:12月14日,记者从房县水利局获悉,近5年,房县完成37条小流域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6平方公里。通过实施固水保土工程,栗子坪、钟岩沟、南谭等3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和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十百千示范小流域”称号;姚坪、军店、窑淮等乡镇的“长治”八期、“丹治”二期工程、坡耕地综合整治等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多次受到国家水利部、湖北省水利厅肯定。
房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水质影响控制区。近5年来,该县多措并举实施固水保土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山清水秀。
改善生态环境,分享生态红利,是推进水土治理的主要抓手之一。按照“山上防护林,山腰用材林,山脚丘陵经济林,山下沟川吨粮田”的指导思想,房县采取“大干大支持,不干不支持,末位淘汰制”的办法,奖优罚劣。流域治理没有通过达标验收的,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并暂停项目资格;流域治理进度快、质量高的,该县优先扶持,并予以奖励。
在实施固水保土工程中,房县采取工程、生物和农耕等方式,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植物措施以种植生长快的本地树种板栗、香椿、刺槐为主,同时引进经济价值较高的冬枣、薄壳核桃等优良品种;工程措施主要以修建旱地水窖、蓄水池、沼气池,维修山塘、整治溪沟、改造河道等为主。农耕措施即建设基本农田。同时,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行生态移民、山羊圈养,促进群众卫生条件和居住环境改善,提高群众投身流域治理的积极性。
为确保小流域治理取得实效,该县实行县、乡党政一把手负责制,落实责任区小流域水土治理工作任务,限期不达标者,就地免职。5年来,该县开展生态离任审计86人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党政机关责任人5人,取消磷化工等有污染风险的招商项目10多个,投资额度超过20亿元。同时,建立生态水土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加大水土生态环境案件查办力度,聘请专兼职水保监督员、管理员138人,依法查处破坏水土保持案件5起,确保水保工程建管步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