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黄俊 报道:邹昊炜2016年年初与县政府签订肉兔养殖协议,随后在老家选择一块荒地,垫方、平整土地、建场房、引进种兔,仅仅一年的时间,在一块荒地上建起了一个规范的肉兔繁育基地,用他雷厉风行的处事风格,将一纸协议变成了乡邻致富的大产业。
走进湖北源聚兔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兔舍内,一股宏大的场面扑面而来,长达50米的六排兔笼整齐排开,7000多只肉兔有序的安居在各自的“房间”,公司老总邹昊炜正在查看着肉兔的生长情况。
邹昊炜介绍,他所养殖的肉兔品种是法国伊拉,它有几个好处。第一个,生长周期比较短,基本上六十天到六十五天就能出栏。第二个是它的出肉率比较高,第三个它的营养价值在所有的肉兔品种里面,还是非常不错的。
说起这种肉兔的特点,邹昊炜如数家珍,但要谈及为何会养殖肉兔的,连他自己都不可思议。据邹昊炜介绍,返乡创业前,他一直在浙江从事金融和互联网业务,在事业上也可称之为风生水起,连续参加两届返乡创业大会后,他心动了,决定回房县大展宏图。
邹昊炜说:“我连续参加了两次回归创业大会,感触非常深,感觉这个房县呢,发展环境有所改变,发展空间也非常大,通过这几年在外地的发展觉得有必要回到房县来为房县的家乡做出一点小贡献。”
回来做什么呢?农村出生的他决定还是发展农业,他认为房县发展农业还是大有可为,并且当下精准扶贫开展的如火如荼,农民脱贫致富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多年走南闯北,对市场敏锐的眼光让他选择了肉兔养殖。
邹昊炜说:“经过我们市场调研之后,我们跟猪也曾经做过调研,我们问了很多养猪的,其实养一头猪的话,一年的利润差不多200块钱。但是我们兔子的话,我们算了一个很简单的帐。一只母兔一年可以产仔8到10窝,每一窝可以产仔八到十只以上。我们按最低的数据,每只兔子一年我们按出栏量四十只来计算,那么每一只兔子我们按最低的利润六块钱来算,一只种兔每年的利润可以达到240块钱,但是一头猪只能赚200块钱,通过这个慎重的考虑之后,我们最后选择把这兔子项目发展好。”
说干就干,邹昊炜把公司的地址选择在了他的出生地白鹤镇付村村,在一块荒芜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返乡创业之路。从2016年10月份开始,用半年的时间完成土建工程,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场房建设,2017年5月10号将种兔放进笼舍,房县首个肉兔繁育基地正式诞生。
邹昊炜说:“我们在浙江发展多年,经营管理方面,相对来说比较有经验。我们是做啥事,要么不做,要做就把做好。而且对我们来说,第一我是房县人,第二我是本村本土的,对于我们说的最不好听的一句话用房县话来讲就是,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要做就做,必须做好。”
经过半年的养殖,现如今,邹青肉兔繁育基地除开商品兔上市销售外,存栏量达到7000多只,目前还计划从山东再引进2000只种兔,力争年内存栏量达到一万只。
邹昊炜说:“我们开始养的时候,我们已经到四川去考察过了,之前我们这个官方数据上,四川和重庆一年吃兔子,差不多吃四亿只左右,也就是四川和重庆吃兔子量非常大。”
由此可见,肉兔的市场需求非常大,存在供不应求的局面。邹昊炜目前正在着手发动农户养殖,争取做大规模,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户发家致富。
邹昊炜表示,这个和我们公司的经营模式息息相关,协会加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这样一个模式,我们给老百姓提供种兔,然后技术还有笼具还有食料,然后老百姓养好之后,我们保底价回收,保证老百姓的成品兔每只赚五到六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