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王雁博 实习生 马晨阳:2017年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通报2016年度全省市县科技创新综合考评情况,竹溪县在全省81个县(市、区)综合考评排名第34位,较上年进位31名,进位显著,获得通报表彰。这是该县继2013年获得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进位先进县后,再次获得此荣誉。
近三年来,竹溪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为抓手,突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建设三大重点,着力抓好科技示范企业创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服务能力提升三大工程,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县域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创新机制添活力
竹溪县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 《中共竹溪县委、竹溪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的决定》 《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决定》 《关于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 《竹溪县科技进步奖励办法》 《竹溪县科学技术发展 “十三五”规划纲要》等文件。去年,为鼓励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又重新修订印发了以 “科技创新奖”等为主要内容的 《竹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奖励暂行规定》 (溪政发 [2017]号,新增了对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团队的认定奖励标准。 《规定》明确了科技投入、科技支撑、科技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多途径、多渠道支持科技创新。
县委、政府把科技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融资和引进外资等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投入融资机制。三年来,县政府累计奖励科技创新成果约500万元,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达到6000万元以上,占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的1.3%以上。市科技局推行 “全域、全员、全新”的科技管理工作理念,强化对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的业务指导,全力支持竹溪争创 “全省科技创新考核进位先进县”。
创新实践获成效
全县共有高新企业8家,非高新技术企业备案高新技术产品19个。高新技术已覆盖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其中:2016年新增湖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中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力莱科技有限公司三家,获得了突破性增长。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9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9.52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
全县现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企业技术中心1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3家,众创农村电商孵化器1家,有8家企业加入了省级科技创新战略联盟。2016年,申报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 “竹溪县龙王垭茶产业星创天地”和湖北梅子贡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与武汉生物智造星创天地运营有限公司联办) “绿谷生物星创天地”,获科技部认定;竹溪农村电商孵化器有限公司被省知识产权局认定为 “知识产权双创服务基地”;湖北双竹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 “湖北省校企共建有机贡米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
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60余件,实施科技成果转化6项,登记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11项,推荐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励6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2亿元,连续三年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组织申报国家级项目3个、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15个,争取上级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湖北竹溪神农爱民有限公司申报的 “娑罗子等三种鄂产高品质道地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及精准扶贫示范研究”项目获科技部立项,实现了国家重大项目申报新突破。
接受 “三区”科技人员45人,推荐认定湖北省创新战略团队2个、十堰市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人、十堰市创新创业战略团队7个,创建十堰市人才创新创业平台1个。培训本土人才21期1350人次。
创新驱动谋发展
成绩代表过去,创新引领未来。2018年,竹溪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政府 《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抢抓实施 《湖北省科技助力产业扶贫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政策机遇,全力服务 “全省山区绿色发展示范县”总目标,积极争取全省创新型县市区试点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在服务全县特色产业以科技引领转型升级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战场上有新作为;在探索拓展科技创新投融资渠道上有新作为;在柔性引才、引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上有新作为;在成果大转化、创新企业培育能力提升、实施科技创新三大工程建设上有新作为;在强化科技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健全科技服务体系上有新作为。为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竹溪新征程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