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坪乡:土地“一增一减”助推贫困户收入“一乘一除”

2018-07-11 17:49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戢德智报道:伴随着一声轰然巨响,平沟村贫困户陈华平的土胚老屋在挖掘机的挥臂下顷刻间化作一堆尘土,虽然对多年旧房难免怀有一丝不舍,但是更多夹杂着喜悦之情,就在前不久,陈华平已经举家乔迁至村内宽敞明亮的集中小区里,并和当地市场主体天才茶庄就复垦、闲置10亩土地种植茶叶达成流转协议,除了每年每亩200元的固定租赁收入,年底还可以根据绩效分红。

在乡村振兴伟大蓝图下,如何充分发挥农村闲置土地利用价值,对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姚坪乡党委、政府自今春开始,便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启动土地整顿工作,结合易地搬迁拆旧复垦、荒废土地生态治理、闲置土地重新利用,减少农村“空壳”荒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体建设用地,集合土地资源壮大产业规模,发展优势项目建设,让土地在“一增一减”之间和经济效益直接挂钩相连。

土地变增数 效益算乘法

黄坪村刘安瑞兴致冲冲告诉帮扶干部:“今年拆了老房子,把平时荒了的地好好整顿种上三亩黄姜,借着村上和房县赟天生物医药公司签订黄姜保底价格收购协议,年底收入不用愁了”。

全乡制定产业发展“三区一带”为总体规划,坚持立足银杏、黄姜、茶叶三大种植片区和城郊休憩旅游带为发展目标,为了让荒地“变废为宝”,依托政策支持,大力引导全乡广大农户把新增有效土地发展适宜产业,同时积极实施“三乡工程”,引进市场主体2家,建设扶贫车间3处,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6人,采取土地流转、产业承包、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全乡产业规模质量,据最新统计,通过实现土地“增数”,扩展产业种植面积,截止目前全乡今年银杏面积新增1500亩,黄姜面积新增1500亩,茶园面积新增500亩。

农户土地有“余额”,效益直接算“乘法”。除了复垦土地政策补偿收益之外,不少贫困户结合农业技术支持,积极发展银杏矮化密植产业,一方面出售湿叶给新建的银杏加工车间,一方面列入退耕还林范畴享受公益林补贴。无劳动力家庭则是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长期固定收益,天才茶庄向32户贫困户租用土地140余亩,虎尾沟村返乡能人杜可配也大刀阔斧租赁贫困户闲置土地300亩建设茶园,新引进的养兔、银杏、被服等加工等车间都是利用新增土地实现创建,一些贫困户不用外出奔波通过就近务工便能保障全年收入达到脱贫标准,贫困户土地实用价值正在由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的疏通之下转变为效益“乘数”。

荒地成减数 收入用除法

四水环绕的樱花岛,远远矗立于庆口村滨水区域,依靠于四通八达的十竹路旁,即将在九月举办全国钓鱼大赛,目前还未营业游客便天天络绎不绝。庆口村整合荒地数量,通过招商引资,将樱花岛周边荒废土地237亩整体打包流转给湖北巨轮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原本一穷二荒的不毛之地在重金打造之下变为旅游热点,村集体每年获取部分效益分红,壮大了集体收入,直接让贫困户围绕“共享收入”算除法。

屈家坡原本无人问津的闲置荒地,在今年土地增减工作中通过重新整顿,把翻新的320亩土地由集体组织种植木瓜和建设黑猪养殖基地,村集体年收入一下子增长6万元,46户贫困户拿到收入分红时喜不胜收。在此之外,全乡各村均利用高山荒地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村集体收入得到稳定保障,贫困户通过分享经济成果,收益均摊到每家每户,促使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截止目前,姚坪乡已完成拆旧复垦330余亩,基本达到复垦验收标准,乡党委、政府计划在下一步多方探讨、尝试复垦土地更多经济用途,助推贫困户收入能有“质”和“量”的双重改变。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