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来如山倒”“有啥别有病”,这些俗语凝结着老百姓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和惨痛教训,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场大病不啻为一场灾难。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房县城关镇看他们如何用心用力用情破解“因病致贫”。
城关镇党委书记林云国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看望李波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柯勇 报道:“赵书记,我儿子最近身体好多了,还想去医院做康复训练?”
“行,没问题,我们商议后,马上来家里接你去医院!”
前几天,家住房县城关镇老城社区贫困户付焕生感到儿子李波身体好多了,闹着还要去医院。7月12日一大早,接到电话后,社区书记赵连样立刻向镇驻社区党委副书记谢祥珩汇报后,谢祥珩便带着社区和镇卫院干部火急火燎地来到付焕生家中,把付焕生的儿子李波带到市人民院去新进行了全方位检查,进一步做康复训练冶疗。
在医院,城关镇党委副书记谢祥珩和社区书记赵连样、镇卫生院长杨伟成一道代李波填病历、挂号、缴费,在诊治过程中搀扶李波,陪他候诊,像关心自己亲人一样,不住地询问他有什么不适,有什么需要。
推着李波在医院来回检查病情
时间回到2017年5月27日,老城社区干部在民情恳谈会中得知64岁的付焕生早年间丈夫去世,和儿子相依为命。儿子李波10岁时意外从屋顶摔下,当时无明显外伤,11岁时后遗症显现,问诊后一直在家调养,但此后病情持续加重,致使其生活不能自理,没办法,儿子的沉疴痼疾如同藤蔓死死拴住她,她哪也去不了,导致家庭因病致贫。经过帮扶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多方协调,6月 15日,李波被送到市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院院治疗康复两个月,几成残疾人的李波慢慢在恢复,他能翘大拇指了,会哭会笑,还能自己吃饭了,后来在家安装了专门训练设施。这个因病致贫的家庭在爱的温暖下,有了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在住院康复训练期间,城关镇党委书记林云国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看望他们一家,鼓励李波要站起来,跑起来,并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关怀。
“没有政府,没有扶贫干部,我们这个家肯定早垮了。”付焕生说起这些,躺在床上的李波开始流眼泪。每当这时,付焕生会走到李波的床头,握住儿子的手,鼓励他:“李波,这么多人帮我们,我们一定会好起来。你一定要好起来。”
医生在到病房问诊、检查
由于李波有病弱的母亲1人随行,镇、社区和卫生院干部便作为“第一亲属”全程陪同,用轮椅推着李波穿梭于楼间各个科室进行检查、诊治。每到一个科室,他们都小心翼翼地搬动李波,生怕他受到磕磕碰碰,他们耐心与医护人员沟通,了解病情,争取使李波得到最好的医治和照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都是李波的“亲戚”,给他们投去了赞许的目光,这个个“亲戚”真贴心!
看着扶贫干部这样真心真情地对待贫困户李波,医院的医护人员为他们的热情所感动,他们再次给李波看病一路绿灯、鼎力相助,除给予简化就医程序,开放绿色通道支持健康扶贫优先就医外,还带着仪器、诊查工具等到病房问诊、检查,还专门安排一个病床让李波母亲陪护。临行时,赵连样嘱咐付焕生要对其细心照料,生活上有任何困难,你一定要第一时间给我们说,我会全力以赴帮助你解决的,并对李波说:“你一定要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按时做康复训练,训练好了,我们再来接你们回家!”
听到这里李波高兴地又说了一句“行”!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在扶贫帮困的过程中,城关镇许多同志提到贫困户,都说“我亲戚”。这桩“亲戚”关系,经过一件件一桩桩的帮扶事件也越来越真,越来越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