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况成鄂 报道:通省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位于房县北大门的土城镇,280省道、十房高速路从学校门口经过。学校现有6个教学班,183名学生,18名教职工。通省小学由原塘埂小学、通省小学、祠堂小学及马蹄小学中高年级合并而成,服务四个行政村7千余人,服务半径近25公里,服务范围和人口占原来全乡的70%以上,是全县布局调整后永久保留的学校。学校占地19910平方米,建筑面积2991平方米,校园的面积广阔,绿树成荫,是一所集生态化和人文式、书香式为一体的花园式学校。
近年来,随着校安工程的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通省小学高度重视。2011年投入84万元重建师生厨房及餐厅,又投入15万元建教学楼、宿舍楼的坡屋面;2012年投入22万元建成通透式围墙;2013年夏天又投入150万元对教学楼、宿舍楼进行维修、重建公共厕所、实行校园绿化。2016年投入5万多元新建了高标准浴室,2018年夏投入10万余元进行了明厨亮灶工程。
学校先后被十堰市教育局命名为“绿色生态校园”和“远程教育应用先进单位”“营养餐改善先进单位”;房县人民政府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宿舍”等荣誉称号!
通省小学将秉承“以人为本,以德治校”为办学理念,依托区位优势,过硬的师资队伍,完善的硬件设施,科学的精细化管理,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办人民满意学校。特别是在后勤管理之蔬菜基地建设方面,得到各级领导的好评。
通省小学在后勤管理上事情从小处抓起,从点滴做起,做实在,做到位。在面积大的蔬菜基地建设上开动脑筋,综合利用,抓好管理。学校以蔬菜种植和生猪饲养为突破口,搞好“菜篮子”工程。为使菜园发挥最大效益,通省小学选派了有责任心、经验丰富的后勤人员——魏晓华来主抓这项工作。种植人员根据季节时令,抢抓天气,及时播种,细心管理。在种植人员细心耕种下,菜园时令蔬菜基本能供应师生食用,特别是土豆、包菜、白菜、萝卜、辣椒、南瓜、冬瓜这些品种的蔬菜,每年收获颇丰。通省小学近120人的食堂,剩菜剩饭在所难免,择用后丢弃的疏菜数量也不少。学校合理利用这一资源,顺势发展生猪养殖。充分利用学生应食材后的剩菜剩饭和蔬菜基地的剩菜叶饲养生猪,对菜园产出进行二次利用。学校每学期都要饲养生猪4-6头,折合价值1万元左右,利润3000元左右,这些收入和菜园里产出的蔬菜交互出现在师生的菜碗里,加上国家给学生的生活补贴,确保了全体学生一天吃上两顿猪肉,一周吃上两顿鸡肉或者一顿牛肉的生活标准。不仅让本校住宿的孩子吃得好,而且营养跟得上,更使在千里之外务工的家长放心孩子在校的生活。
营养餐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学生的营养,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水平。我校高度重视营养餐工作,切实加强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有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具体,同时广泛宣传,营造全校上下关心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良好氛围,并用良心去做好这件工作。学校严把入库、出库关,严禁短斤少两,严格按要求做到中午一荤两素三个菜,晚上必须有一个荤菜。想方设法变换饭菜花样,做到分量足,味可口,饭喷香。
在学生宿舍管理上做到人人参与,责任细化,全校老师每人分管一个寝室,负责晚寝清查就寝人数,管理就寝纪律,早晨起床后负责督促指导学生内务整理,卫生打扫。老师人人都参与到学生的生活管理上。使得学生就寝纪律非常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安静、舒适的就寝环境。
学校新建有高标准的浴室,保证在校住宿学生每周能洗一次热水澡。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在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18名教职员工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下,使得我校后勤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成绩是微不足道的,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把后勤工作做细,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