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霄:临危受命任干部公心一片解民忧

2019-08-06 18:43  


房县新闻网讯 记者 孙波 报道:华霄今年33岁,曾在部队服役五年,本来家境殷实的他可以子承父业,以承包工程为生,过上当老板的潇洒日子,2014年他却被临危受命当村干部,在去年的村两委换届中,当选为村支部书记,虽然任村干部时间不长,他却凭着自己的一片公心和退役士兵的冲劲儿,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尹吉甫珠藏洞村实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群众零上访的目标。华霄任村干部伊始,尹吉甫珠藏洞村没有任何产业,村民要么出去打工,要么在家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维持生计。精准扶贫已经进入攻坚期,没有产业,群众将无法彻底脱贫。华霄作为村支部书记,作为一名曾经的军人,他坚定的冲了上去。

尹吉甫珠藏洞村村支部书记华霄说:“当村干部,当时说实话,你说作为年轻人,既然组织信任我,想让我进入这个行业,而我当时又才退伍,有些事,我们想的是毕竟是受部队的环境熏陶,也培养了四五年,说让我们回来,让我们挑起这个大梁,能进来给老百姓搞些实事,我当时也没想多的,既然能给老百姓干些实事,那我们都尽我们的一份力。”

华霄想到了自己家里承包的400亩土地,自己投资办产业让群众务工,来增加群众的收入。去年冬天,他在地里种了30亩萝卜和370亩雪里蕻,今年春天,他又在地里全部种下了高粱,一冬一春,累计为群众发放工资5万余元。目前,高粱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华霄介绍到,按照现在这个产量,估计一亩地现在最起码收益在一千五百块钱左右,如果加工成酒的话,一亩地的产量在三千五到四千块钱的利润,刨去成本,估计一亩地两千块钱应该是问题不大。

下一步,华霄将延长高粱产业链条,将高粱加工成白酒销售,目前1200平方米的白酒加工车间正在建设中。

该村贫困户沈建奎是华霄的包保户,沈建奎带着妻子和子女常年在外务工,老人在家留守,有回乡创业的意愿,可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华霄了解情况后,当即为沈建奎担保10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沈建奎成功脱贫,并在家门口建起了自己的作坊,并带动30多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

尹吉甫珠藏洞村村民柳玉琴说:“我们在外边打工的话消费也高,你像出去吃一顿早餐,最低成本的话也要也要十几块钱。现在买菜他们那消费跟我们这家乡不一样。我们这门上现在打工离厂近,又能照顾小孩,照顾孩子。”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农村的基层设施一样重要。两年来,在华霄的努力下,硬化通村公路7公里,硬化户院路4.5公里,安装变压器2台,路灯12盏,群众的诉求基本得到解决。

尹吉甫珠藏洞村村民张千兵:“你像这走个路啊,打赤脚都不沾泥巴,以往啊,磕磕绊绊,晚上走路,黑了以后走路,走不成。所以对老百姓确实好。这条路家家户户,只要是走些路全部都到了,这政策是没有话说。”

精准扶贫处于攻坚期,也是矛盾的高发期,华霄按照“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原则,带领村两位一般人,面对百姓的种种诉求,能当面解决的当面解决,不能当面解决的到群众家里解决,让所以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全村现在实现了零上访的喜人局面。

华霄说:“我觉得精准扶贫,作为一个村书记,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领好头,做好一个领头羊,把啥事我们能够亲力亲为的,我们一定要冲在最前线,精准扶贫是一个战场,我们作为一个军人,我们都应该发扬军人的风格,上战场,我们都要一往无忌地往前冲,打好每一场战役,所有的事,仗打漂亮,事情办好,不给组织办烂了,这都是最为我们村书记最应该办的事。 ”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