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林 报道: “疫情关乎你我他,防控责任大于天!我们必须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疫’战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松懈!”县农业农村局驻野人谷镇毛家河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张华军在部署村级疫情防控工作时掷地有声。
卡口值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局驻毛河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及志愿者协同作战,奋勇在先,全力以赴打好战“疫”阻击战。
身先士卒,引领抗疫“先锋队”。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6日,县农业农村局驻野人谷镇毛家河村工作队队员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安顿好家人,告别妻子儿女,匆匆收拾了几件夜间防寒的衣物,从县城毅然踏上了返岗之路,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工作队员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力配合镇、村干部主动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宣传员”“组织员”“战斗员”“监测员”“保障员”的作用,带头开展隐患排查、带头强化防控措施、带头加强政策宣传、带头及时上报信息、带头落实防控责任。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党员和志愿者等14人组成的抗疫“先锋队”,每天带头守护在卡口、网点和户院。通过入户走访、张贴标语、电话沟通及微信交流,宣传车播放防控顺口溜,挨家挨户提醒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告知百姓“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劝导百姓“不串门、不聚餐、不玩牌”,警醒百姓“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先后印发宣传资料300余份,劝返无事闲逛、小事出村、走亲访友人员50余人次,延办“红事”1起,多方增强群众疫情防范意识与技巧,彻底切断病毒传染“脉络”。
卡口 对就医返回人员消毒
周密布控,织牢安全“防护网”。为切实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坚持关口前移,始终坚持外防输出、内防扩散,牢牢守住村,做好筛查甄别、小区封闭、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对照“三张单”抓好入户核查,围绕“堵、查、找,量、核、调”六个关键环节,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成立以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为组长,村两委、工作队员及志愿者为成员的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全村划分成4个片区,每个片区一名带队领导、一名责任人、一名志愿者,采取分片包干的方式,负责片区内人员摸排、体温监测、宣传引导、解困救助等工作。组织村组干部在各组路口设置疫情防控卡点,严格管控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切断病毒传播途径。然后发动片区党员干部、觉悟高的群众,在做好卡点防控的同时,带领他们逐村逐户逐人排查从湖北、武汉及其他疫区返乡人员,坚持宁可重复排查,也不可漏一户漏一人,确保对每个村民来往轨迹了如指掌。共排查春节省外及涉武返村人员55人,其中武汉返乡21人,每日全员量报体温336人,目前全村没有一例发热病人。因村制宜设立3个卡口,严控车辆和人员往来,外防输入、内防出进,目前除出村就医17人次、接送物资10人外,没有一车一人入村,没有一车一人窜村。通过严防死守,筑起人民安全防护的“铜墙铁壁”,为村里疫情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帮村民转运生活物资
为民解难,搭建服务“连心桥”。毛家河村距离县城120公里,是房县南部边陲的一个乡村,也是野人谷镇最边远的自然村。随着疫情的发展,现在已是无粮无菜“弹尽绝粮”,可是他们毫无怨言,为了确保辖区内绝对控制疫情传播,村民生活恢复正常,他们勇于担当,认真负责,一直无怨无悔的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毛家河村到房县购物走陆路必经保康,路程远且跨市通行何其难,走水路中途必经“陆运--船运--船转--陆运”,成本高且转运繁琐。工作队与驻村干部、村干部及时梳理掌握群众的生活困难和需求,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城内代购人员、镇内接转人员、沿途搬运人员、车船通行人员搞好协调,确保物资顺利运抵村内。目前,已调配生活物资4000余斤、生产物资3000余斤,解决群众诉求16件、代办服务120余人次,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全面入户摸排孤寡老人、独居户、老幼病残等重点群体,及时给予关爱和照护。春耕生产倡导家庭成员劳作,3人以下间隔2米以上戴口罩耕种,对发展北柴胡的农户,免费发放种子、肥料,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最低保护价回收,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
入户关爱特殊困难群体
疾风知劲草,疫情见担当。在当前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下,工作队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田间地头有他们劝告的声音,在村组道路能看到他们“逆”行的身影,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平凡而又朴实的坚守,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初心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