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郭德明 报道:庚子春节,当房县天明小学的教师们正要欢欢喜喜过“大年”时,肆虐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疫情就是命令!天明小学全体教师立即投入到这场战斗。有一位第一个冲锋陷阵、第一个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第一个长达40天未曾歇息的年轻教师。她,就是共产党员、天明小学政教主任陆婧。
用心守护这方“净土”。“我是党员我必上!守护这方‘净土’是我的神圣使命”。1月23日正是除夕的前一天,接到校长方寺军的电话,要求由她负责迅速摸排上报“汉返”及经汉返回的教师及家属。陆婧立即响应,她通过电话、QQ群、微信群等方式,组织动员班级负责人,在“第一时间”精准摸排了全部人员信息。大年三十,她顾不上和家人吃个完整的团年饭,通宵达旦的完成了《房县天明小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进出人员健康登记册》《校园消毒消杀登记册》《家属小区每日体温登记表》《值班人员安排表》《小区包保人员值班表》等文件起草和设计。倡议成立了“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她第一个报名参加中西关社区“卡口”劝导员,顶着寒风在道路上劝返过往行人。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式打响后,她担任学校疫情防控信息联络员,带领值守人员挨家挨户“敲门”摸排和掌握全校156名教师、2081名学生的疫情防控体温、居家隔离各项数据,并准时向镇中心学校“日报”。组织40名班主任通过班级QQ群对所有学生的信息进行逐项排查。以校委会成员组、6个年级组、体音美组,退休教师组为单位,动员教师申办“健康码”,覆盖率、打卡率达100%。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使全校疫情防控各项信息实现了“零缺报、零错报、零漏报”,为该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精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用情保护这群“园丁”。“防控就是责任!不能让一名同事的健康受到威胁。”从疫情一开始,陆婧就把全校教师时刻装在心上。天明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有外来务工的、农村进城的、春节返乡的,人员结构复杂。在职教师78人,临时聘用教师32人,退休教师78人,外出教师8人。按照“属地管理”,防控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减少人员流动是最好的疫情防控办法,而弄清楚每一名学生及家长的动向困难巨大,面对各班报上来的各种数据,她带领40位班主任老师逐一落实,及时通知班主任,叮嘱千万别落下一人。63岁的退休教师文某,因普通感冒发烧住院,在出院后的14天里,陆婧坚持每天2次电话监测其体温并上报。对滞留县外的8名教师的健康信息她都装在心里。就是这样,每天她都是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催缴各种表格。有时一忙就是一天,甚至午饭都顾不上。而她总是说:“有一些事,必须要有人做。我是一名党员,也是校委会成员中最年轻的,就由我来做吧。”从早到晚,她在学校工作群里不停地调度着。只要上级有最新指示,不管是什么时候,她总会在第一时间推送到学校工作群,并提出具体安排措施。数据核实工作常常从早晨7 点 一直忙到中午,看到桌子上已经凉透的早饭,她还风趣地对母亲说:“特殊时期的每一顿饭都非常宝贵,看,我又省下了一顿。”
用爱呵护这片“花朵”。“责任重于泰山!保卫孩子的健康安全是我们疫情防控的第一任务。”虽然疫情正逢寒假,孩子们都在自已家里隔离,但最让陆婧揪心的,是她深受的全校2081个孩子。在疫情防控以来的每一天里,她都要在各个教师微信群、QQ群里发出“重要提醒”:“不能落下一个孩子!”。作为政教主任,她是全校40个“家长群”里的“成员”,每一天,都要编辑提示信息,要每个家长报告学生体温。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知识,她制定了《抗击疫情,从我做起活动方案》,鼓励学生通过手抄报、书信、书签、倡议书,录制祝福小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了解疫情,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传染病防治法》网上答题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自我防控意识和能力。陆婧担任六(3)班数学教师,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她每天白天在小区值守,按照学校课表安排,晚上还要抽出时间来观看线上直播课,每天晚上定时7点对学生进行30分钟的作业辅导讲解。对隔离在外和偏远山区网络差的同学“开小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克服学生正确面对疫情和线上学习带来的困难压力,鼓励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坚定的信心挑战这次疫情对人生的一次考验。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陆婧从社区“守卡”到小区值守,从报送信息,到线上教学,她不畏艰险,一路先锋,成为战“疫”的“巾帼排头兵”,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把最善良的心,最真诚的情,最纯朴的爱,献给了她深爱的学校、同事和孩子,成为疫情防控“最美的女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