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超亿 卢宥辰 王桂云 报道 “前年学习了养殖技术,养了20头牛,去年响应镇政府号召,又养了2头猪、100只鸡,算下来一年能赚个五六万元,往后的生活有盼头了。”近日,房县化龙堰镇汤峪河村村民占张玲说。
告别山里的老房子,住上精准扶贫安置点的新房,占张玲满脸幸福。 “有了养殖工作, ‘贫困帽’终于甩掉了。”占张玲说。
“我们村是个 ‘空巢村’,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家户户守着一亩三分地,怎么富的起来?”汤峪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明春说。如何拔穷根、谋致富,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张明春日夜思考这个问题。
稳定脱贫,发展产业是基础。2018年,汤峪河村在不宜发展种植业的7组、8组集中连片流转土地200余亩,建立大型养牛场,成立创联种植养殖合作社,吸收贫困户39户149人入股分红,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农民人均年收入提高至8000多元。有了产业的发展,贫困户不仅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脱贫信心也增强了。
“村上只有一家合作社远远不够,还要引进企业,才能帮助我们发展产业。”张明春说起产业发展,思路非常清晰。
2019年底,在镇党委政府的牵头下,汤峪河村引进房县润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00多亩发展水产养殖,循环养殖大闸蟹、小龙虾,解决就业15人,带动特困户18户52人以田地入股,实现增收。政府搭桥,村委会引导,引进企业把群众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充分发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经营的组织化水平,形成规模优势,开辟了一条产业增收和劳动致富的脱贫新路径。
如今,汤峪河村产业发展遍地开花,有养牛养鸡养鱼的养殖产业;有虎杖、核桃等种植产业;有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的扶贫工厂。人人有事情可做,家家有稳定收入,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