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贤明 报道:为夯实乡村振兴基石,全面发挥河长制实效,窑淮镇采取构建体系、水岸同治、规范管理,全力提升辖区河流保护管理水平和水环境治理能力。
构建工作体系,协同推进责任落实。一是建立健全河长队伍。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构建层级清晰、责任明确、推进有力的河长制领导体系。二是严格落实河长职责。明确镇级河长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能,确保河长“管、治、保”职责履行到位。三是坚持全程徒步巡河。以马尾河、长峪河、化鱼河流域为重点,坚持河长全程徒步巡河,对发现影响行洪、污染现状情况,及时要求村级河长限期整改,有力推进了水环境治理。
坚持水岸同治,全力推进源头治理。一是全力开展秸秆禁烧。通过“户户走到”、户院会等方式开展100余次宣传秸秆焚烧的危害及相关政策,推送秸秆禁烧相关政策法规380余条次,使广大群众自觉禁烧。二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原则,建立乡镇管理、村级落实、农户受益的管理体系,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稳定运行。三是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出台《窑淮镇村级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加强对全镇357名公岗队伍的管理,确保全镇公共场所卫生得的及时清洁。四是持续抓好“四好”乡村建设。持续在全镇开展80余次“我为农户洁家园”、“巧妇洁家”等活动,开展200余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干部带头引导农户积极打扫门前屋后卫生,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突出规范管理,提升水环境保护能力。一是坚持全民治水。通过户院会、进村入户、村委会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全方位动员全镇群众参与治水工作。二是坚持长效治水。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全力切断垃圾入河源头。三是坚持创新治水。窑淮镇制定了《窑淮镇河长制工作方案》、《窑淮镇河长制管理办法》,实行月检查,季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年终综合绩效待遇直接挂钩,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督办文件的形式及时督促各村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