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仍存堵点

2021-08-18 08:42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杜达巍 赵华阳 报道:孙仁夫是房县行政审批局一名窗口工作人员。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两台电脑、一台高拍仪。

“一台电脑使用内网,一台用外网,系统没打通,只能两头折腾。”孙仁夫办得最多的是交通货运许可证,需要7件证明材料,其中有5种证,涉及4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个专网系统,“办事的人拿来原件,我一件件拍照、上传,一个个系统录入。”

浙江金华在国内率先建设“无证明城市”,依托的是成熟的大数据系统,“数据跑”代替“群众跑”。房县数字化建设相对落后,在数据共享上还存在若干堵点。

“需要打通36个部门国垂、省垂专网系统,现在只打通了14个,还有22个没有打通。”房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彭东说。

例如,市场监管部门有“一照通”,可以提供电子证照,但该专网系统未与湖北政务服务网电子证照库打通,群众办事,还需要自己拍照上传;办理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前台接件是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后台审批在国家林草部门,两者未打通,办理完成后还需人工二次录入。

数据暂时跑不起来,只能靠人来跑。在房县“无证明城市”实施方案中,“数据共享一批”目标清单只有40项,而“帮办代办一批”多达252项。为此,房县行政审批局在政务服务大厅安排了22名专职帮办代办员。

7月,十堰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打造“智慧十堰”。与此同时,房县将建设大数据中心列入该县“十四五”规划。

“县一级建设终端机房、数据存储中心,市级大数据中心建设完成后,一条光缆接入即可。”彭东认为,在“建”上,应该从上往下,避免重复、多头投资,而在“配”上,应该从下往上,保证数据填充的完整性、真实性。

他说:“深化改革还在继续。现在是‘无证明办’,等到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充分的数据共享,还能实现‘一证通办’‘无证通办’‘零见面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