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堰镇:组建片区强村党委,引领产业连片振兴

2024-07-10 16:15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任传文 报道:盛夏七月,正是果蔬飘香的时节。走进化龙堰镇上湾片区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一个个钢架设施蔬菜大棚整齐划一地矗立在田间地头,大棚内的蔬菜鲜翠欲滴,50余名菜农们穿梭其间,动作娴熟地挑选采摘成熟的蔬果,打包销往市场。一幅幅产业兴旺的画卷就这样铺展在人们面前,这便是化龙堰镇党建引领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最好见证。


近年来,化龙堰镇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为抓手,通过片区强村党委牵头干、党支部领着干、龙头企业带着干、党员群众跟着干的方式,因地制宜发展优势设施蔬菜产业,一手托着群众“餐桌”,一手带动农户,倾力编织“菜篮子”,做强做优果蔬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小小蔬菜成为富民大产业。

凸显“链”字效应,党建引领聚合力。为打破蔬菜产业发展“各自为战”“闭门生产”的局面,化龙堰镇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资源互补、利益相联的原则,将高桥村、汤峪河村、长望川村与房州味道、神农架家庭松果农场、房县鑫绿源合作社等市场主体联合成立高桥片区蔬菜产业强村党委,将上营村、上湾村与骏丰农业、祥月科技、上湾农业科技、欢润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联合成立上湾片区蔬菜产业强村党委,形成“片区强村党委+村党组织+市场主体+农户”的方式,由片区党委统筹协调、村级党组牵头落实、村组干部带头抓服务保障,抱团发展,先后带动600余户群众自愿加入蔬菜产业发展中来,确保蔬菜产业在化龙堰落地见效。截止目前,全镇2个片区已发展设施蔬菜2000余亩,年蔬菜产量达5万吨,年产值高达8000万元以上,带动5个村集体平均增收在10万元以上。


做好“共”字文章,产业共建促发展。化龙堰镇积极落实县委出台蔬菜产业链“七条意见”,成立片区蔬菜产业强村党委推进工作专班,由党委书记亲自挂帅抓统筹,分管副书记具体抓落实,实行“党委联市场主体、支部联党员、党员联群众”“三联”帮带机制,将地块、人力、物力、资金、管理等各项工作分块压实责任,各负其责,协同推进。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引领,2个片区蔬菜产业链党委全力搞好辖区内市场主体保障服务,及时解决产业推进中存在问题。先后共化解基地矛盾纠纷80余件,培养60余名群众成为蔬菜种植“能人”,每年为8家市场主体解决用工难问题500余人次。

坚持“新”字创优,示范引领强动力。在片区蔬菜产业强村党委的引领下,上湾片区新建蔬菜交易中心1座、育苗中心1个,为全镇市场主体提供果蔬育苗、保鲜、分拣、交易、零售、储藏等功能,实现农产品收益最大化;先后培育出了“鸳鸯柏”“家在上湾”等农产品公用品牌,实现了统一商标使用、统一质量管理、统一市场营销,通过支部联动,市场主体融合发展,变单独增收为互利共赢。成立“湖北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化龙堰镇)”选聘了省、市、县优秀科技特派员13名为5个村产业技术攻关、新品种推广、农村人才培养、培训等提供科技服务,上营村第五代大棚里200亩螺丝椒成功越冬,成为全省首例,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助推蔬菜产业往精尖方向发展。

下一步,化龙堰镇将持续发挥片区蔬菜产业强村党委作用,在“建好、种好、卖好”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蔬菜产业的专业化、组织化水平,丰富群众的“菜篮子”,鼓起群众的“钱袋子”,蹚出一条党建引领助推化龙堰蔬菜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