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霞 报道:近年来,化龙堰镇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措并举聚焦法治队伍建设、法治教育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持续发力,筑牢法治社会根基,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质效。
聚焦队伍建设,强化能力提升。通过构建网格体系、优化整合资源,从村“两委”、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等村级骨干入手,让群众自己推选“信得过”“有能力”“叫得应”“用得着”的身边人,组建村级矛盾调解队伍,将矛盾化解在当地,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目前,全镇共有网格员40余名、“法律明白人”70余名。今年以来,新注册人民调解员60余名,确保了每村至少有人民调解员3名。同时,积极落实“1+N”行动,把法律顾问的专业优势与“法律明白人”的乡土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并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邀请法庭庭长、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运用身边真实案例进行生动形象地释法讲解,以提升队伍的法治素养和矛盾纠纷调解能力。
聚焦法治宣传,增强法治意识。各村、镇直单位利用LED显示屏、网格便民服务群、大喇叭等渠道,通过在主要道路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页、召开户院会等形式,向辖区内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平安建设、扫黑除恶等相关知识,引导群众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的好习惯。同时将每月产生的矛盾纠纷进行分类整理,对出现频次较多的、群众较关心的问题,为他们“量身定制”宣讲内容,激发群众学法热情,拉近法律与群众的距离。今年以来,化龙堰镇张贴横幅标语200余条,召开户院会18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6000余人。
聚焦矛盾调解,筑牢稳定防线。在各村设立了矛盾调解室,以确保大部分日常矛盾能就地化解;对于疑难问题,以各村的网格为单位一周一上报,每周对矛盾纠纷进行收集汇总、列出清单,利用每周接访日对疑难矛盾纠纷进行清单式梳理并现场研判,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不定期在辖区内开展入户走访,通过拉家常的形式敲开群众心门,了解群众所急、所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以来,全镇共摸排化解矛盾纠纷180余起,化解率100%,群众幸福感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化龙堰镇将继续以“三聚焦”为抓手,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辖区平安建设工作的新路径,推动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辖区居民营造平安、宜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