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尹言斌 程琳 梁海峰 报道:在阳光下尽情舞动,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1月9日,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十堰市第四届中小学“健康大课间操”比赛在湖北汉江技师学院举行。比赛现场,各校代表队在花式课间操、爱眼护眼操、快乐课桌操、武术操等四个项目中展示风采,充分展现了我市阳光体育运动的丰硕成果和少年儿童阳光自信的精神风貌。
在现代教育的多元格局下,健康大课间操成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市教育局打破传统课间操的固有模式,积极推动健康大课间操创新发展。如今,健康大课间操已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弘扬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健康第一,把快乐课间还给学生
10月15日,房县实验中学利用大课间时间,开展“动力圈”拓展活动。八年级10个班师生组成“雄鹰代表队”和“战狼代表队”。在体育教师的指令下,两支队伍分别围成一个大圈,手里紧紧握着提前准备好的绳子,端坐在绿荫场上。在教官的耐心讲解和动作示范下,大家迅速掌握游戏技巧。
随着激昂的音乐声响起,大家凝心聚力,整齐划一地挥动双臂,用力转动绳子,不一会“动力圈”有节奏地转动起来。操场上激情飞扬,加油声、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快乐的节奏、整齐的动作、甜美的笑脸,组成了一幅“快乐大课间、活力满校园”的生动画卷。
近日,郧阳区一中在全校70个教学班全面推广课桌舞,为紧张而繁忙的学习生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促进身心健康,激发青春活力,助力成长成才。
课桌舞是一种结合舞蹈和运动的表演形式,学生们把课桌作为道具,通过拍桌、击掌、挥手等一系列身体动作和节奏来表演舞蹈。这种舞蹈简单易学、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锻炼全身多个部位,达到消除疲劳、释放压力、愉悦身心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
课间活动是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事。如何因地制宜丰富课间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支持?学校如何做好课间活动的管理工作,让课间趣味十足、安全有序?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彭志斌介绍,为保障全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近年来,我市中小学校在延长课间时间、丰富课间活动内容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形式多样,不断丰富活动内容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连续四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健康大课间操”比赛。各地各校利用大课间时间,自行开展线下健康大课间操活动,自编自创出武当九式太极拳、武术操、健康集体舞、集体跳绳、集体球操等形式多样的课间操,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顺应学生快乐成长,推动教育回归本心,真正做到课业负担做减法。
快乐翻倍,为孩子健康成长赋能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我市各学校搭建多彩课间平台启智增趣。学生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宜球则球、宜舞则舞、宜跳则跳、宜读则读……学生尽情玩耍,玩出健康、玩出快乐、玩出自信、玩中成长,畅享阳光、和谐、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
房县实验中学将阳光花式跑操、韵律操等项目和课间十分钟、大课间、体育课、社团活动相结合,定期开展班级赛、年级赛、趣味运动会。“把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兴趣,发挥特长,让学生走出教室,运动起来,感受大课间和阳光体育带给学生的健康与快乐,让学生真正‘身上流汗、眼里有光’。”房县实验中学校长何超表示。
彭志斌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阳光大课间体育运动,确保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生每天户外体育运动时间达到2个小时(校内外各1个小时),学生的体能得到增强,促进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经常参加大课间活动的学生在体育测试中的成绩普遍较高,体质健康水平得到了提升。
大课间活动为学生提供了释放压力的途径,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带来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学生在活动中能够放松心情,情绪更加稳定积极。在一些集体活动中,学生通过互相协作取得成绩,提升了自我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
参加大课间活动后的学生大脑得到放松,注意力更加集中。在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知识,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活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一些富有创意的课间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对学习新知识、解决问题有积极影响。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寇伟表示,我市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定期更新课间操类型,每学期引入一种新的特色课间操,如民族舞课间操、瑜伽课间操等。在大课间操活动中,融入健康知识教育,向学生讲解运动健康、爱眼护眼等方面的知识,将体育锻炼与健康知识学习相结合,最终实现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融合,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