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罗兴超 袁新乾 报道: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研讨交流,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素养,11月23日,房县罗兴超初中历史名师工作室走进沙河中学开展“送课交流”活动。
课例展示,示范引领。工作室主持人、县教育局教学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思源实验学校罗兴超老师送课七年级历史新授课《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极具亲和力,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凸显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工作室核心成员、思源实验学校蔡丽老师送课八年级历史新授课《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以震撼人心的视频创设情境,采用经典的视频、图片和文字材料,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效的师生互动唤醒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研讨交流,共研致远。在课后的研讨交流环节,送课教师进行了说课反思,与会教师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纷纷畅所欲言。沙河中学的龚书铭老师和柯梦老师就送课教师的课堂呈现出来的严谨教学态度、灵活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效果表示深受启发,结合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工作室的教师请教,送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真分析问题并积极提出建议。随后,双方围绕新中考和新教材展开了研讨,在共研中碰撞出教育教学思维的火花,对“三新”背景下的历史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领悟,研讨氛围浓厚、气氛融洽。
专题讲座,赋能前行。罗兴超老师作了题为《研究新教材 落实新课标——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如何应对新教学》的专题讲座,围绕“为什么要修订教材、新教材变化导向、新教材变化新趋势和应对策略、新教材背景下教师做好哪些准备”等方面,全面阐释了新教材的新理念、新特点,并提出新教材教学的详实指导意见和建议。讲座既有理论的概述,又有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具有高效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七年级的历史教学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教者有所得,听者有所悟,学者有所获。此次送课交流活动,发挥了名师工作室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老师们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提升教师的课堂实施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工作室将继续秉持“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送课交流活动,为更多教师搭建交流展示平台,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升,从而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为房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