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峰镇:春耕备耕“三重奏” 手把手托起“金叶”致富梦

2025-03-17 17:38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张媚均 代明平 李豪 报道:春山如黛,农事正酣。房县青峰镇低海拔烤烟村的田间地头,一垄垄新翻的泥土泛着油光,一座座育苗棚整齐排列,烟农们忙碌的身影与烟叶站技术员的红马甲交相辉映。连日来,青峰烟叶站以“送技术到田、送大棚到村、送物资到户”为抓手,全力护航2025年实现产量1.72万担的烤烟目标生产,用暖心服务织就乡村振兴“金色纽带”。

筑棚种苗——架起“希望工厂”新巢。“烟叶站免费提供大棚材料和育苗盘,技术员从铺基质到控温度全程教,咱村的育苗点成了‘科技课堂’!”在白马沟村新建的标准化育苗棚内,村书记高勇正带着村民给烟苗补水。今年,青峰烟叶站创新推行“烟叶站建棚、村组管护、农户共享”模式,投入专项资金为21个烤烟村统一搭建18座育苗棚,配套发放育苗盘1.7万张,均配备有双层保温膜、温湿度监测仪等设备,由驻村烤烟技术员指导漂浮育苗技术,确保出苗率超98以上%。截至目前,全镇21个烤烟村所需种苗已全部出苗,嫩绿的烟苗如繁星铺满苗床。  

备肥补膜——囤储百吨春耕绿资。在青峰镇烟叶站的集中物资发放点,技术人员用传送带给烟农们发放肥料和环保地膜。为减轻农户负担,烟叶站早谋划早行动,建立“镇级代储点+村级流动配送车”供应体系,春节前完成烤烟所需各类肥料、环保地膜等物资调运,并将135吨饼肥于节前全部发放到位。种植户高明算着账直点头:“我今年种了五十多亩烟地,现在又是上门教又是发物资,烟叶站真是把服务和实惠送到了心坎上!”  

送技下乡——技术员成“流动专家” 。晨雾未散,八里扁村的烟田里已传出技术员张朋道的讲解声:“人工起垄要‘深挖浅埋’,垄高35厘米才能保水保肥……”他蹲下身,用麻绳量出标准间距,手把手教农户调整锄头角度。青峰烟叶站推行“一村一技术员”包保制,17名持证技术员包保到村,每日自费下村,带着竹尺、麻绳、量杯等“土工具”,将技术标准转化为“听得懂、学得会”的实操教学。更是开设“垄边课堂”,针对育苗控温、施肥起垄等环节开展培训19次。烟叶站站长陈定华介绍:“现在正值烤烟施肥起垄的关键环节,我们要求驻村技术员每天都要在田间地头,主动发现问题、随时现场指导,3月25日以前全面完成烤烟起垄工作。”

青峰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代克金表示,今年烟叶站沿用“全程陪伴式”服务模式,通过“建棚子保生产、补物资减成本、送技术提质量”,让传统农艺与现代经验深度融合。眼下,青峰镇的层层梯田间,垄行整齐的烟地与规范标准的育苗棚相映成趣,正孕育着又一个充满希望的丰收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