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文明房县新风起 蓄势扬帆逐绿梦

2025-06-11 11:15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郑家旺 郑丹 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初夏时节,雨后初晴的房县大河河畔远山如黛,湿地内繁花似锦,一幅山水一色、水城交融的动人画卷扑面而来,不禁让人回味起千年传颂的诗经名句,尽情享受这古典韵味和现代发展带来的时光碰撞。这是近年来,房县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推进“文明河流”建设的生动展现。

理想筑基,文明理念宣讲声声入耳

“守水宣传到家门,护水知识记在心;水源保护很重要,万物滋养它先行;人人争当守井人,清水北送惠万民……”5月28日上午,县委党校青年宣讲员贺泽之在城关镇花宝社区开展“文明河流”建设宣讲活动后,社区群众对守水护水以及生态保护有了新的认识,便自发编创了顺口溜。

牢记殷殷嘱托,守护一泓碧水。房县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成立县委理论宣讲团,常态化深入机关、村镇、学校、企业开展“文明河流”集中宣讲80余次。依托“文化礼堂”活动、户院会、群众会等多种形式,将“守水护水”理念传递给千家万户。

“现在,河道、沟渠的垃圾基本没有了,我们平时工作也比以前要轻松很多了。”花宝社区公益保洁员丁文华高兴地说。如今,房县坚持以“人的文明”带动“河流文明”,“精心呵护每一滴清水”已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一种行动自觉、情感自愿。

典型引路,文明榜样力量源源不断

在野人谷镇驼鱼河村古南河段,75岁的老党员余行全每天清晨都会沿河道清理垃圾。“古南河湿地公园山好水好,来游玩的客人也很多,也为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作为一名老党员,看到河流被污染我很不忍心。为家乡建设出力,这是我应该做的。”余行全自豪地说。

房县大力开展“文明河流”建设典型选树活动,在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文明河流访谈”和“最美守井人”栏目,9名县直部门负责人和16名“最美守井人”谈感悟、话担当、谋打算,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保护环境、守水护水中来。

“一泓清水北上,承载着亿万人民的殷切期盼;一寸青山常绿,寄托着子孙后代的美好未来。我们保护水源,就是为子孙造福。”“最美守井人”、上龛乡白玉村党支部书记蔡新江八年坚守,只为让家乡的水“能照见乡愁”。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守水护水蔚然成风,成为“六无乡镇”建设的排头兵。

志愿先行,文明实践活动生生不息

5月29日,房县退役军人“南水北调守井人”志愿服务队2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沿马栏河流域沿线,清理河道垃圾、打捞漂浮物,排查排污隐患,开展环保宣传。这是该服务队开展的第46次“守水护水”专项行动。

志愿者就像一粒种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月第一天都会以文明志愿者的身份参加“清洁房县”活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每周五定期开展“洁美家园”人居环境治理活动。

目前,全县4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共带动全县3万多名群众自觉自愿参与护生态、保水质。

示范带动,文明河流建设处处争先

雨后初晴,军店镇中村生态浣衣坊内,一片欢声笑语。大家三五成群,延续着千百年来流传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是,浣衣坊的污水经过污水管网在人工湿地得到净化处理。

盘峪河贯穿军店镇中村村,该村通过固化“五支队伍”、开展“五清活动”,积极探索“文明河流”实现路径。为保护水环境,通过投工投劳、捐款捐物、让地让利等方式,发动群众共同建设生态浣衣坊。“生态洗衣”已悄然成为乡村新时尚。

房县结合小流域治理、“六无乡镇”、乡村振兴示范村等建设,按照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文明河流”示范点的目标,初步形成以军店镇中村村、化龙堰镇上湾村、窑淮镇陈家铺村等10个村为代表的示范点。

通过全县上下干部群众的倾情守护,房县连续多年实现国控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标准,地表水和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100%。

文明房县新风起,蓄势扬帆逐绿梦。如今,一幅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绝美画卷在房县大地徐徐展开。

一审:黎娟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