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窑淮镇:“三举措”规范村级劳务“阳光用工”

2025-06-12 16:38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王迪、杜丽 报道:近年来,村级劳务用工规模不断扩大引发的用工不透明、暗箱操作、利益纠纷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房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以来,窑淮镇以“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为抓手,积极搭建供需信息库,网申全过程公开的村级“阳光用工”信息化新模式给村集体“钱袋子”装上了“安全阀”。

多维分类,建立“需求-供给”双侧信息库。村级用工需求侧将用工细分为农业生产、基建工程、公共服务3大类12小类。村级用工供给侧对全镇14个村劳动力开展全覆盖摸底,采集年龄、技能证书、从业经验等8项基础信息,结合村户家庭收入、实际劳动力、赡养老人和子女等实际情况,建立“一人一档”,累计完成1256名劳动力的实名认证。截至目前供需双侧用工信息库累计促成劳务对接156余次,村民务工等待周期从平均14天压缩至3天。

流程精细,构建标准化网申审批体系。完成“需求-供给”信息库用工匹配后,在“三资”平台中依次完成用工发起、村级初审、镇级复核、派工实施四步流程。由村级平台操作员建立用工登记电子台账,鼓励有条件的村利用指纹记录、人脸识别技术对用工人员、用工类型、工时进行校验,通过电子合同线上签约确保用工协议的法律效力。

阳光晾晒,打造全周期公开监督闭环。建立事前计划公示、事中进度公告、事后结果公开机制,在“三资”信息化监管平台中公开工程用工明细,村民通过扫描项目二维码查看用工明细、考勤记录及资金流向,实现全过程村级劳务“阳光用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