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刘庆波 向云梅 报道:近年来,青峰镇以党建为引领,立足乡镇实际,聚焦“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职能定位,以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实战化演练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民兵应急力量,为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和谐稳定筑牢“迷彩防线”。
建强队伍,夯实应急“基础盘”。乡镇民兵应急队伍是基层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青峰镇紧扣辖区地质灾害点多、山林面积广、防汛防火压力大等特点,从退役军人、党员干部、行业骨干中优中选优组建民兵应急队伍,涵盖防汛救灾、森林灭火、应急处突等多个专业小组。镇武装部定期组织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强化队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严格落实日常训练制度,围绕体能强化、装备操作、救援技能等内容开展常态化训练,确保队员熟练掌握风力灭火机、灭火器、救生圈使用等实用技能,队伍整体战斗力持续提升。此外,该镇还通过健全保障机制,配齐应急装备物资,完善联动响应预案,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一旦有情况,能第一时间集结、第一时间处置,真正把民兵应急队伍打造成基层应急处突的“常备军”,成为基层应急处突的“尖刀班”和群众信赖的“守护神”,为筑牢平安防线打下坚实基础。
实战演练,锤炼应急“硬本领”。青峰镇结合地域特点,制定了“一季一主题一实训”的演练计划:春季重点开展森林防火演练,模拟林区火情处置,训练队员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器等装备;夏季聚焦防汛抗洪,在河流沿岸组织堤坝加固、群众转移演练;秋冬季则侧重地质灾害排查和应急救援,确保队员熟悉辖区内地质灾害点的撤离路线和救援流程。在不久前的防汛应急演练中,民兵应急队伍不仅完成了既定救援任务,还现场向周边群众演示了救生衣穿戴、应急避险知识,实现了“演练一处、教育一片”的效果。
一线救援,彰显应急“真担当”。“多亏了民兵同志们,我们一家子这辈子都忘不了你们啊!”在不久前,青峰镇出现大暴雨,小时降雨量达50毫米,累计雨量超100毫米。面对汛情,青峰镇连夜组织镇村干部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落实应转尽转等工作措施。排查中,白马沟村退役军人民兵贺勇发现,杨家河流域河流水位急速上升,河道泥沙翻涌,部分点位水位上涨淹没路面,判断地处村低洼地段的居民存在被淹可能,于是立即上报。青峰镇接报后,迅速派镇村干部赶赴现场,经会商研判,认为位于杨家河支流的白马沟村2组农户贺茂华、万大义家被淹风险极大,立即组织村干部、民兵应急队员开展“敲门行动”,叫醒居民,对风险较大的2户5人进行紧急转移避险,并对灾害风险区域封闭管控。后因持续降雨,洪水上涨导致贺茂华、万大义2户房屋被淹。因镇村应急响应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处置果断,无人员伤亡。这样的场景,在青峰镇并不少见。今年以来,民兵应急队伍在多次应急救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协助扑灭山林小火情5起,避免火势蔓延;参与转移地质灾害点群众20余人;日常协助开展森林防火、防溺水巡查等工作,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