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车立章 报道:“多亏了乡里的党员干部,不仅帮我们解决了烤房电路问题,还请来技术员指导烘烤技术,今年的烟叶成色肯定很好!”望着金灿灿的烟叶,沙河乡烟农难掩喜悦。这是沙河乡以基层党建为引领,推动干部履职担当,助力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作为传统农业乡镇,烟叶产业是沙河乡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沙河乡党委始终把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党建+烟叶”模式为抓手,让党旗在烟田一线高高飘扬,干部在田间地头践行使命、强化担当。
筑牢思想根基,让担当有方向。沙河乡坚持将党支部战斗堡垒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烟叶主产区党组织全覆盖。依托常态化开展“三会一课”,开展“烟叶产业怎么干、党员干部怎么办”大讨论,持续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通过一思想洗礼,党组织有效凝聚共识,形成“班子成员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党员包户”的三级联动机制,成功引导党员干部将“被动执行”转化为“主动担当、扎根乡土”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强战斗堡垒,让担当有力量。在烟区设立“党员先锋岗”和“技术服务先锋队”,由经验丰富的党员技术员带队,从育苗、移栽到烘烤、收购等方面全程跟踪服务。针对烟农反映的灌溉难、烤房不足等问题,党员干部牵头协调水利部门修建蓄水池7座,争取项目资金新建1座标准化烤房,解决了20余户烟农的后顾之忧。今年春耕期间,面对持续干旱,沙河乡党委紧急组织2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抗旱保苗服务队”,协调抽水设备3台,将洒水车改造为“灌溉车”,紧急投入到烟叶种植基地的灌溉工作中,保障了1000余亩烟田的灌溉需求。
锤炼过硬作风,让担当有实效。乡党委把烟叶产业成效作为干部考核的“硬指标”,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包村干部及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记录“民情日记”,解决实际问题。在烟叶收购季节,党员干部带头驻守收购点,设立“党员监督岗”,全程监督收购过程,杜绝压级压价、掺杂使假等现象,维护烟农合法权益。干部们以深入田间地头取代固守机关办公,不仅有效解除了烟农的后顾之忧,更使“担当”精神在具体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和有力彰显。通过这一系列务实举措,沙河乡烟叶产业焕发新活力,农民收益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锤炼过硬作风,确保担当作为见行见效。乡党委坚持将烟叶产业发展质效作为检验干部履职能力的硬指标,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包村干部和技术人员下沉生产一线,翔实记录民情日记,着力破解制约烟叶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烟叶收购期间,党员干部率先驻守收购站点,设立党员监督岗,对收购环节实施全过程监督,坚决杜绝压级压价、掺杂使假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切实维护烟农合法权益。广大干部以深入田间地头取代机关坐班办公,既有效解决了烟农急难愁盼问题,更使担当精神在服务基层的生动实践中得到充分彰显。通过系列务实举措,沙河乡烟叶产业实现提质增效,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础持续夯实。
如今的沙河乡,从育苗大棚到千亩烟田,从烘烤炉到收购站,处处可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在党建引领下,全乡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亩,亩均产值突破4500元,带动20余户农户增收致富。
下一步,沙河乡将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破解产业发展瓶颈,让烟叶成为群众的“致富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