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杜大鹏 报道:“吴大爷,凡是要你支付‘手续费’领取奖金的都是诈骗……”
近日,姚坪乡的吴大爷收到了一份“中奖通知”,要求他先支付“手续费”才能领取高额奖金。正当其犹豫之际,手机上安装的国家反诈APP及时发出警示,派出所民警与村网格员也通过预警信息,第一时间赶到吴大爷家中,进行劝导。在国家反诈APP和派出所民警的双重提醒下,村民识破骗局,成功避免了数万元损失。类似这样依靠创新机制阻断诈骗的案例,在姚坪乡已非个例。
“防”字当头,筑牢智慧预警“第一堤”
姚坪乡深知“御敌于外”的重要性,将防范端口前移,织密预警网络。及时不仅为村民手机普遍安装国家反诈APP,更将全乡精准划分为一张“反诈网格图”,每个网格配备熟悉村情的网格员作为“前哨兵”。预警信息一旦触发,平台即时推送,派出所民警与村网格员同步响应、迅速介入,将潜在危机化解在萌芽之时。这一“技防+人防”双管齐下的模式,牢牢守护了群众“钱袋子”。
“联”字贯通,打造协同作战“共同体”
反诈非一家之事,需聚全乡之力。姚坪乡打破部门壁垒,建立起由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及网格员共同组成的反诈协作网,形成“信息共享、力量聚合、行动同步”的紧密协作格局。派出所定期推送最新诈骗手法和重点预警对象;司法所结合真实案例开展精准普法;综治中心统筹协调资源;村委会和网格员则负责“最后一米”的落地宣传与风险排查。各部门如齿轮般精密咬合,为反诈战线构筑起坚实后盾。
“新”字落地,激活户院宣讲“微阵地”
姚坪乡创新宣传载体,让反诈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摒弃传统“大水漫灌”,全面推行“户院会”精准滴灌模式,利用傍晚农闲、茶余饭后等碎片化时间,在农户院坝、屋场灵活召开微型宣讲会。网格员、村干部或民警带着最新案例“上门授课”,时间短、接地气、互动强。邀请曾遭遇诈骗或成功识破骗局的村民担任“反诈示范户”,用乡音土语讲述亲身经历,剖析骗子话术,传授防骗“土办法”,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将“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是陷阱”“陌生链接不乱点,转账汇款多核实”等核心要点,编成朗朗上口的方言顺口溜,在户院会上口口相传,成为村民牢记的“护身口诀”。
近年来,姚坪乡以“防”为先手,以“联”聚合力,以“新”求实效,一套创新组合拳,让反诈防线既坚如磐石,又深入千家万户。骗子套路日日新,村民防骗防线层层筑牢,使姚坪这片土地成为诈骗分子无缝可钻、望而却步的安宁家园,让幸福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稳稳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