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德育报》传来喜讯:房县一中、实验小学、东城小学等5所学校获得“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学校”荣誉称号。这是继该县荣获全省“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之后取得的又一殊荣。
据了解,该县在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创新家庭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从而达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目的。
发挥优势,形成齐抓共管整体合力。该县把家庭教育工作摆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战略位置,将家庭教育工作列入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和青少年发展总体规划重要内容。由县妇联、县教育局、县委文明办等单位联合制定了《房县家庭教育工作中长期规划》,明确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任务,成立了县、乡镇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领导、妇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加强阵地建设,提供传播平台。坚持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家长普遍参与学校听、评课及互动交流中,不仅让家长感受到了学校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同时也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有效指导,为孩子成长提供了不竭动力;依托“家庭教育大讲堂”这一载体,始终把“家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抓,围绕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进行研究,坚持开展“家庭教育论坛”“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爱心妈妈”“温情电话”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及家长三者之间的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搭建坚实的平台。
广泛宣传,优化社会环境。该县以“三八”节、清明节、“六一”节等节日及寒暑假期等重要时机,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等相结合,通过开设家庭教育宣传专题、家庭教育咨询热线,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开展缅怀先烈等宣传实践活动,面向基层和家庭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亲子沟通等知识,促进家庭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户,使广大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
倾情关爱,营造和谐家校工作氛围。该县不断探索家庭教育的新方法,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充分用“访万家”活动,采取教师分组、分片、进行家访,突出家访重点,对农村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学生以及学习困难生、心理行为偏常生等家庭要做到必访,并做好家访记录和访后分析,及时开展各类留守学生关爱活动,让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爱下健康性格和良好行为习惯正在逐渐养成。
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家长学校200余所,培训家长18000余人次;组织撰写家庭教育论文400多篇,其中50余篇被评为省、市优秀家教论文;127名家庭教育先进工作者,60所先进家长学校,100名优秀家长受到全县隆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