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势如虹

2017-05-10 08:53   十堰日报  

群山一度是阻挡脱贫致富的 “关隘”,如今,却成为茅箭区发展生态旅游、夯实产业基础、加快脱贫步伐的 “富矿”。大山大水大扶贫的美丽画卷正在茅箭大地铺开。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王雁博 马桂滨 通讯员 时清 报道:初夏时节,茅箭南部山区群峰叠翠,山川竞辉。这里是十堰城区的 “后花园”,也是茅箭区脱贫攻坚 “主战场”。群山一度是阻挡脱贫致富的 “关隘”,如今,却成为茅箭区发展生态旅游、夯实产业基础、加快脱贫步伐的 “富矿”。大山大水大扶贫的美丽画卷正在茅箭大地铺开。

“生态+项目”做好山水大文章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画面与茅箭区武当路街办马家河村别无二致。这座群山环绕的村庄已于2016年实现整村出列。在该村背后的青山幽谷中,一座占地11470亩,计划投资5.5亿元,由珍稀植物 (花卉)展示区、房车露营基地、园艺部落(根雕、盆景、花艺)展示区、观光休闲体验农业展示区、精品民宿五大板块组成的秦巴生态植物园项目正抢抓有利时机,加速施工建设。

秦巴生态植物园项目是茅箭区旅游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的典范项目。植物园落户建设以来,流转马家河村耕地395亩、林地11000亩,年支付流转费用45万元,年聘请60名村民在园区务工,年支付村民工资200万元,年人均务工收入3万多元。同时,投资1200万元配套完善竹源小区基础设施,安置64户搬迁群众住进花园式洋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吸纳游客近50万人次,带动就业1000余人,村民既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村集体也有了稳定收入,项目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夯实茅箭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带动周边共同发展整体脱贫意义重大。

脱贫攻坚 “春季攻势”开展以来,茅箭区进一步提高项目服务水平,把政策用活用实,积极主动争取更多扶持资金,确保8月底各项支持措施落实到位,力争10月份项目一期达到开园条件。同时,加大扶贫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对已招商引进的扶贫项目、产业项目和旅游项目,积极做好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旅游+产业”搭好发展大框架

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的 “文化+旅游”模式同样让人印象深刻。依托片区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该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进一步夯实生态基础、提升文旅内涵、提高景区质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东沟村 “中原突围鄂西北历史纪念馆”是一处具有悠久革命历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老建筑。东沟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最大的亮点,就是在建筑风格上与历史建筑保持高度统一,既改善了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又为景区打造了新的景观。目前,东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经全部建成,喜迁新居的贫困户或在景区务工、或开起农家乐,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该村对村级闲置资源、易地搬迁后回收的房屋进行清理、整合,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发展民宿旅游产业。在东沟村,产业发展以旅游为增长极、扶贫搬迁以旅游为落脚点,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精准扶贫成果真正实现全民共享。

如今的东沟村,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百姓富足,特色民宿、农家乐等蓬勃发展,旅游接待力、生态承载力和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方面,茅箭区因势利导,引进企业在茅塔乡、赛武当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川镇等地流转茶园、果园等,壮大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村集体、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增加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家庭收入。发展中药材、蔬菜、种植、养殖等 “短平快”的产业项目,结合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产业奖补政策,出台 《关于做好茅箭区2017年精准扶贫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工作的通知》,规划统筹2017年精准扶贫使用财政专项资金项目4大类20个,力争统筹整合资金4亿多元。

“政策+落实”打好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茅箭区以生态旅游为龙头,以产业发展和易地扶贫搬迁为两翼,医疗扶贫、劳务输出等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脱贫攻坚之路。

脱贫攻坚 “春季攻势”开展以来,该区各级各单位迅速行动,聚焦 “六大任务”抓整改,紧扣“八项行动”谋开局,扎实推进“春季攻势”。目前,全区2017年精准扶贫项目陆续启动。其中,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43个安置点规划设计和招投标工作已经完成,18个安置点开工建设。

抢抓市场机遇, “春风行动”促就业。 “春季攻势”中,区人社局、劳动就业局组织专班对全区贫困劳动力的求职需求、务工状况进行全面摸排,对务工地点、待遇等情况一一登记建档,共建立贫困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档案1561份,帮助260余名贫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务工意向。

落实惠民政策,医疗保险保障成效显著。区财政局、区卫计局、区扶贫办积极向上对接,按照市政府 《关于进一步深化健康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十政办发 [2017]4号)要求,依据 “市级统筹、补充保险、慢病报销、大病兜底”的健康扶贫机制,从本级预算、上级安排的扶贫专项资金等渠道整合筹措资金,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每人每年200元的大病医疗保险,其中100元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医疗保险、100元对扶贫对象实行慢病门诊补助,切实解决贫困人口重病致贫,慢性病报销难、报销少的难题,最大程度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同时,该区坚持把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精神扶贫等相结合,破解各项难点难题,脱贫攻坚势如破竹。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