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十堰日报)通讯员 莫仕龙 报道:近年来,房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 “三农”发展水平。
做优特色产业,促农业增效。该县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发展八大特色产业 (山羊、中药材、茶叶、核桃、食用菌、烟叶、大鲵、蔬菜),加快形成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局面。先后建成土城百万袋食用菌、军店万亩中药材和万亩核桃、窑淮万亩有机茶、红塔万只山羊、野人谷万亩高山菜、九道万亩烟叶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县千亩以上集中连片产业基地达27个,500亩以上产业基地达86个,特色产业专业乡镇达8个,特色产业专业村达113个,特色产业园达159个,特色产业示范户达3100户,形成了县有示范园、乡镇有示范片、村有示范户的产业发展格局。目前,该县累计流转土地14万亩,建成各类产业基地120余万亩,特色农产品年产量达41万吨,年产值达33.2亿元。
壮大经营主体,促农民增收。该县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充分发挥经营主体推动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辐射带动作用,成功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家,培育专业合作社580家、家庭农场216家、专业大户1872户。同时,大力实施品牌兴农战略,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的培育、认证力度,逐步实现产业培育品牌、品牌提升价值的良性循环。目前,该县已创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牌42个,房县黄酒、香菇、黑木耳、 “冷水红”胭脂米等7个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房陵本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优化生态环境,促农村增绿。该县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以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非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设施、饮用水源地防护设施等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积极推广农村清洁能源,扎实推进清洁能源入户工程。着力打造军店古村落小镇、土城黄酒小镇、野人谷旅游小镇、尹吉甫诗经文化小镇、窑淮茶叶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现已初现雏形。全面开展村庄绿化,先后在村庄栽植特色树种、小杂果100多万株,面积达2.85万亩。目前,该县省级绿色示范乡村总数已达33个。该县还将在竹房城镇带房县段沿线新增 “一村一景”、“一镇一貌”绿色示范乡村15个,绿化面积达6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