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道德成为人们美好生活的深度追求。回眸2017年,全县上下深耕文明土壤,厚植精神力量,推动全社会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沛、精气神更足。精神、文化、道德的力量为无数人点燃心灯、照亮前程,为开启新时代新房县新征程,留下一串串不可磨灭的印记。
印记一:党政主导托起新时代大县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其全局性、政治性、极端重要性,决定它是“一把手”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重大难题主要领导亲自过问、亲自破解。县委书记蔡贤忠多次主持县委常委会,为宣传思想文化及文明创建举旗定向、开山铺路,县委先后作出《关于培育和践行十字价值观的意见》等重大决策部署。县长纪道清多次召开政府常务会、专题会,破解创建难题,推进城乡文明建设。乡镇、部门“一把手”自觉肩负第一责任,对精神文明建设亲自抓、负总责。决策者的使命担当,净化乡土民风、厚培时代新人,拉升文明新高度。
印记二:十字价值观成为人文景观价值追求
时隔一年,县委书记蔡贤忠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再次对十字价值观进行新的阐释,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讲规矩,明是非、守底线、识良莠。宣传部、文明办编写十字价值观三十规、百条规、负面清单九十条和宣讲教材,举办十字价值观百场报告会,评选产生了首届十字榜样,立起鲜活的价值标杆。十字价值观融入公共场景、重点单元、日常活动,融入规章制度、文明公约、行业规范、村规民约、学生守则、校本教材,夯实精神家园,打造正能量海洋,成为千里房县最耀眼的人文景观和价值坐标,极大改善社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印记三:成功摘取全省文明城市桂冠
依据《湖北省县域文明指数测评体系》,推进城市功能、城市管理、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市民素质、村镇建设管理、村镇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创文攻坚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街一巷抓起,从一行一业管起,推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市民素质的提升,解决了城市治理的难题,增强了城乡居民的福祉。十年磨一剑,房县凤凰涅槃、蝶变花开,最终通过一次又一次“城市大考”,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文明城市最高荣誉,加冕十堰市文明城市。
印记四:人情新风成风化人叫响全国
推动移风易俗、人情新风,县内做实、全国叫响。从订立规矩到重塑习惯,走德治、自治、法治之路,创办青峰、回龙、尹吉甫示范点,制定村规民约“自治法”,建好清风协会“纠察队”,办好激励约束“黑红榜”,加大食药监、公安、民政、卫计等行业监管力度,保护规范良俗,反对治理恶俗,人情新风知晓率、认同率、遵从率达到90%以上。人情新风故事登上央视焦点访谈、新闻频道,《新华每日电讯》,新华网、中国文明网等各大媒体;人情新风经验被中宣部、省委宣传部全国全省推广,并获市委书记张维国亲批好评。
印记五:文化大院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书写乡村文化史上的“巨作”。围绕一村一个文化广场、一面文化墙、一套文体器材、一个农家书屋、一个道德讲堂、一面好人乡贤榜、一个便民志愿服务站、一个村规民约、一次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一次十星创评活动的标准,一次性启动139个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文化大院成为文化民生容器、扶志扶智载体、精神文明摇篮,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把文化种子播入精神土壤,让老百姓住在大院、学在大院、乐在大院、富在大院,延续历史文脉,安放人文乡愁,重建温情的故土。
印记六:道德群星唤起小城大爱
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先进楷模活动,深入开展第三届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发布了2017年度房县好人30名。一批互敬好婆媳、和睦好夫妻、忠孝好儿女、教子好父母、友善好邻居、美德好少年、脱贫好榜样、人情新风榜样在群众身边炫起来。赵伟、赵大满、李丽获评全市第六届道德模范,20人荣登十堰好人榜,5名获评十堰文明市民,160户获评全市十星文明示范户,一批房县榜样走出房县、走向全国。大爱义工、爱心驿站茁壮成长,何家村春雨义工成立,乡村公益起步。道德群星唤醒人们心中隐藏的道德热情,无数爱心志愿者不计回报地默默付出、发光发热,用搭把手、帮个忙的点滴爱心,汇聚起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关爱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病残弱孕的滚滚洪流。
印记七:创建大军深耕文明土壤
撒播文明种子,点燃创建烽火,筑实文明底盘,推动新时代文明创建向更高层次迈进。野人谷镇、国税局、三海村荣获全国文明乡镇(单位、村),野人谷、城关、青峰、国税局、检察院、审计局、财政局、地税局、工商局、气象局、疾控中心、农发行、农商行、移动公司、城关镇财政所、东城小学、三海村、杜川村、项家河村、双湾村、三岔村、高桥村、土城村荣获全省文明乡镇(村单位),11个乡镇、53个单位、4个社区、33个村、5个家庭、2个市场、2个景区、7个小区获得市级命名表彰,十星创建向乡镇、村居、单位、学校、景区、行业拓展。文明大军成为科学发展的实践载体、县域治理的源头抓手、先进文化的动力源泉、文明道德的重要途径、百姓福祉的重大实事。
印记八:厚培美德好少年
常态开展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盛大评选表彰第三届十大美德少年,厚培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新建1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规范东城小学城区少年宫,一乡一所少年宫的格局形成。启动文明校园工程,东城小学获评省级文明校园,一中、东城小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花宝小学、天明小学、县幼儿园获评市级文明校园。推动十字价值观进校园,实验小学编写十字价值观校本教材,深入开展朝读经典、起点阅读活动。厚培美德少年,播撒德孝善行种子,呵护幼小心灵,让无数家庭幸福平安。
印记九:文明传播弘扬真善美凝聚正能量
铺天盖地设置赏心悦目、图文并荗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编印简报6期,出版《道德的力量》1万册、《2017版城乡居民文明手册》2万册,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开辟专栏,为文明呐喊,替善行疾呼,向顽疾宣战,普及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丧葬、文明过节等健康文明新风。推动文明建设与互联网全面“联姻”,搭建“微承诺、微行动、微志愿、微公益”平台,为山区文明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分别向中央、省、市推送文明房县故事10篇、37篇、326篇,聚拢关注、理解、热爱、支持房县的磅礴力量。
印记十:文明建功锤炼文明真身
文明办扎实开展学习提升行动、日清周结月清单行动、文明建功行动,人再少也不放松使命担当,事再多也不忘扛红旗,单位再小也不在全县工作大局中掉队。一年来,我们当好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在精神脱贫上建功;奋战五城联创主战场,在创文攻坚上建功;白天战一线、晚上写稿件、种好“责任田”,在为县委县政府争光为房县添彩上建功,连续五年蝉联全市业务考核第一名。文明建功,建成了开口能讲、遇事能办、提笔能写的人才队伍,建成了有条有理、创新创造、落细落实的出彩文明,建成了接受任务不讲价钱、执行任务不拖时间、完成任务不打折扣的文明真身。
展望2018年,我县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将聚焦人情新风品牌,突出精神脱贫、创文攻坚重点,大力实施价值信仰行动、人情新风行动、文化大院行动、房县榜样行动、创文攻坚行动、志愿服务行动、关爱未来行动、文明传播行动、提能建功行动等十大行动,为建设“五个房县”,开启新时代房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丰润道德滋养和良好文化条件。(作者:赵礼江,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