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吴鹏 报道:元月6日,县粮食局局长贺宏率领扶贫工作队,冒着大雪,深入土城镇堤坪扶贫村,为该村送来了4万余元的虎杖产业扶持款,并看望慰问帮扶对象,把党的深情传送到了该村居民的心坎里。
土城镇堤坪村易地搬迁小区
虎杖产业种子扶持款
4万余元的虎杖产业种子扶持款只是县粮食局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粮食局帮扶的土城镇堤坪村地处房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距离土城镇政府25公里,下辖三个村民小组,有贫困户118户,318人,是全省重点深度贫困村之一。自2015年开展扶贫工作以来,粮食局以“讲政策、谋规划、兴产业、强基础、真帮扶”为措施,以“三率一度”为准心,以“二不愁、三保障”为脱贫目标,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经过三年的努力,全村实现114户309人全部脱贫,人均村收入4000元以上,实现了“村出列、户脱贫”的总体目标。
看望慰问虎杖产业大户
看望慰问结对帮扶户
三年前,堤坪村山大人稀、土地贫瘠、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如何让这么一个有名的穷村全面脱贫,成了紧紧围绕在粮食干部心头的难题。我们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总结到要想实现脱贫目标,就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参与性,因地制宜的谋划产业,精准制定脱贫方式方法,才能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才能让精准扶贫工程筑牢基石,为村脱贫出列提供保障。
帮建的土城镇堤坪村村委会
讲政策,提高贫困户脱贫积极性。工作以来,我们先后开展了“春季攻势”、“查改促”、“八个一”等活动,利用活动平台,机关干部与帮扶对象拉家常、谈亲情,拉近与帮扶对象的距离,取得了村干部及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支持。特别是“一顿农家饭、共叙帮扶情”文章受到今日头条等多家新闻媒体转发,在群众中产生了很好的正面影响。先后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户院会、党员群众代表会、产业发展座谈会、易地搬迁测评会,大力宣讲国家、省、市、县精准扶贫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精准扶贫各项政策,深入动员村民积极投身到精准脱贫工作当中去。先后有39户130人积极主动发展种养殖业,有55户75人外出务工,44户群众积极种植虎杖产业。通过广泛宣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有了准确认识,同时也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树立了脱贫的信心和决心。
抓规划,提高贫困户脱贫精准性。为确保精准发力,我们从2015年开始,带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对堤坪村申请登记的118户318人贫困户进行挨家挨户调查走访。针对家有老人,劳动力二十余岁且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的贫困户,我们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实行劳务输出帮扶。针对家有老人,劳动力三四十岁的,我们进行产业培育帮扶。因地制宜的制定帮扶措施。通过村党员群众代表开展民主评议。精准锁定享受社会大保障的47户72人,扶智助学23户30人,医疗救助22户24人,易扶贫搬迁83户213人,建立了六个一批台帐。在开展“五看五定”大核查工作中,又通过大数据平台逐户逐人核查,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再次走访调查,提高了贫困户脱贫措施精准性。
兴产业,提高贫困户支配收入。根据堤坪村实际情况,我们与村两委认真研究制定堤坪村产业发展规划,确立经济发展方向。一是粮食局“以奖代补”种子资金,大力发展虎杖药材产业。深入贯彻县委“组组有产业、户户有项目、人人有事干”的产业发展措施,结合堤坪村实际,确立发展虎杖产业促农民增收。粮食局党委决定在县医药局虎杖种植每亩支持200元种子资金的基础上,以奖代补的方式每亩扶持300元支持虎杖种植。今年,全村44户贫困户新发展种植虎杖134亩,粮食局无偿扶持药材种子资金4.02万元。仅此虎杖产业可为贫困户人平增收1000元。二是借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畜牧产业。通过大力宣传金融扶贫政策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扶贫覆盖率,促进脱贫产业平稳发展,全村有55贫困户享受小额贴息贷款62.5万元。今年来,先后有32户养猪91头,9户养羊278只,5户养牛27头,15户养鸡545只,为堤坪村脱贫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达到了脱贫增收的效果。
强基础,满足贫困户脱贫条件。为保障贫困户的衣食住行,我们有针对性的支援项目。一是完善了人畜饮水、村级道路建设。完善安全饮水设施,新建蓄水容量300立方米,饮水管道5000米,实现190户625人安全饮水,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投资20多万元新建一至二组3座漫水桥,解决村民过河难的问题。完成一至三组的1.2公里的道路硬化,解决村民出行难问题。二是完善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附属设施建设和文化广场建设。粮食局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帮扶资金3万元,完善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附属工程建设。三是完成了集中安置小区建设。我们严格按照保安全、保质量、保进度的要求进行督导,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现已建成,全村47户152人贫困户入住新居。切实改善了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四是完善档案,促精准脱贫。粮食局全体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完善、整理118户扶贫户资料档案,通过整理后的档案,更为规范、类别清、层次明、内容真实。五是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重大突破。完成光伏发电建设,机组容量达到300kw,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堤坪村将2384亩集体公益林入股县粮食局下属的神农米业公司,实现年底村经济分红收入5万元。
真帮扶,用“四双”帮扶实效赢得群众满意度。粮食局认真落实县委、政府“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高度重视“四双”帮扶工作。一是领导身体力行。局长贺宏亲自担任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挂帅扶贫工作。二是创新机制。每月党委工作例会和局全体干部工作例会上把精准扶贫工作放在首位安排、检查、督办。三是注重工作成效。全局25名帮扶干部做到每月入户一次,每月电话交流不少于2次,每月入户全局统一主题,做到宣传政策和交流感情相结合,交流感情和扶贫成效相结合。四是全力保障工作队待遇。粮食局指派公务车辆专用扶贫,对扶贫同志应该享受的待遇按时发放,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有求必应,对他们提出的工作计划全力落实。
粮食局局长贺宏的帮扶户是堤坪村袁达国家,得知其子女上学难、房屋居住差的困境,局长贺宏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措施。2017年9月,袁家的大女儿袁文瑞到了出门上大学的时节,然而袁家却拿不出钱来送女儿上学。局长贺宏得知这一情况后,帮其落实了“泛海助学”5000元政策、“雨露计划”5000元扶持以及8000元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了老袁的燃眉之急。同时,安排大姑娘袁文瑞夏冬两季假期到粮食局实习,享受每月1500元的实习补助。今年也为其落实了15000元危房改造政策,粮食局支持资金5000元,使得老袁住房条件极大改善。帮助贷款10万元,发展山羊68头。工会主席刘玉君的联系户冯宗权家突遇火灾,粮食局全体干部帮其捐款、捐物,保障其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人员张红联系户余礼树家的山羊死亡,帮其落实保险赔款。正是有了这么多好的干部、好的举措,用真心去帮扶,逐步取得了贫困户对粮食局“四双”帮扶工作的认可,提升了群众对粮食局精准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也为脱贫出列提供了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