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入园采摘品尝樱桃
百余农民参加樱桃种植管理培训
八里樱桃红了,村民钱包鼓起来了
樱桃釆摘节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央视7套聚焦八里樱桃
十堰日报讯 记者马胜江 通讯员王艳 柯勇报道:满园樱花迎客来,满园樱桃惹人醉。近年来,房县城关镇采取“培植示范户、确定示范村、多渠道扶持、保姆式服务”模式,全力建设“万亩樱桃十里长廊”项目,把小小樱桃发展成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大产业。2017年,“房县樱桃”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拿到了国际市场“通行证”。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家在樱桃种植能人冯家洪带动下,把1.5亩土地都种上了樱桃树,每亩种植45棵,平均每棵树每年挂果50斤,每斤樱桃平均售价在10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我家每年仅销售樱桃的收入就达到3万元以上。”提起发展樱桃致富,房县城关镇八里村村民冯家元满脸兴奋。
城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春季,该镇按照“一步规划、三年实施”计划,在八里村启动“万亩樱桃十里长廊”项目建设,当年新建樱桃基地3000亩。针对群众种樱桃动力不足、发展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该镇充分发挥党员和能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消除农户生产经营上的顾虑。其中,八里村干部李天海通过率先种植10亩樱桃,带动全村100余户发展樱桃致富;种植能人冯家洪在八里村“两委”支持下,成立房县庐陵王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先后流转农户闲置土地900余亩,建起樱桃园,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带动112户200余人务工增收;技术能人李建民流转土地100余亩,建设高标准樱桃示范园和种苗基地,把树苗卖到陕西、重庆等地,后又建起30亩樱桃展示培训示范园,专门培训推广“多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管理技术,有效解决果农病虫害防控难题,樱桃产业走上了绿色高效的快车道。
为便于管理、指导和推广樱桃产业发展,房县城关镇把适宜樱桃生长的八里、晓阳、花宝社区(村)作为首批樱桃产业示范村,先后成立八里旺樱桃种植合作社和庐陵王樱桃种植合作社,在管理好樱桃园的同时,大胆探索在幼龄樱桃园套种花生、绿豆、黄豆等低秆作物种植模式,既解决了樱桃树施肥问题,又合理利用了土地,增加了经济效益。在示范村带动下,该镇温泉、联观、炳公、三海、白土、莲花等8个社区(村)农户纷纷种起樱桃。
为延伸樱桃产业链,该镇通过 “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产业发展模式,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在示范村利用“小樱桃”延伸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等各项产业。如今,该镇“春赏花、夏摘果、秋观景、冬看雪”的乡村旅游由点成面,宛如一幅画卷舒展开来。
结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该镇制定樱桃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进行产品深加工,开发樱桃酒,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配套发展农耕体验、生态垂钓、户外运动、农家休闲等项目,充分激活绿色富民经济新业态。
加大精准帮扶力度
“一亩樱桃,十亩庄稼。”八里村党支部书记绕兴成介绍说,八里村目前两个合作社已吸纳入社农户150多户,通过资金(树苗)、信息、技术等扶持措施,樱桃基地种植规模已达7000多亩,其中挂果樱桃树4000多亩,全村村民率先靠种樱桃实现脱贫致富。
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带动、农民为主、市场运作,该镇大力整合涉农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樱桃基地建设投入力度,改造更新低产低效樱桃园,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樱桃园;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种植大户兴建樱桃基地,对符合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政策的优先列入项目计划,享受有关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采取转让、租赁、代耕代种等形式,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种植樱桃,把小樱桃做成大产业,打造城郊“花果山”,带动融合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疫情期间,针对樱桃树苗短缺,村民樱桃种植受影响的状况,城关镇组织党员干部实地走访、电话询问,了解种植户需求,多渠道想办法拿出专项资金为种植户购买樱桃树苗,鼓励支持樱桃产业发展。经过多方筹集,将8000多棵樱桃树苗交到樱桃种植户手中。
优化产品推广服务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房县城关镇八里村品尝樱桃,积极线上下单抢购,错过要再等一年哦!”今年4月29日,2020年房县第六届樱桃采摘节云上开园的仪式开幕,相关部门负责人作客直播间、变身网络推销员,为八里片区万亩樱桃现场拉票带货。活动通过多个平台直播,当日电商平台收到订单上万个。
八里村果农谢宝云说:“我们全村人都靠樱桃吃饭,今年担心受疫情影响卖不出去,好在有政府组织网络直播帮助推销,我家10亩樱桃今年可收入8万元。”
在“万亩樱桃十里长廊”樱桃产业发展中,该镇采取镇干部包片、农技人员包社区(村)、社区(村)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全程负责补植、拉枝、施肥等田间技术培训;支持产业园与中国特产供销京东房县馆、顺丰速运签订樱桃网络销售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通过 “产业合作社+电商销售平台+快递公司冷链运输+消费者”的 “阳光搬运模式”,将房县樱桃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日销售量达数千公斤。
2017年以来,全镇滚动发展樱桃1万亩,樱桃产业收入达2亿元,带动1500余户村民增收脱贫,激活富民增收一池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