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幸福生活比蜜甜 ——房县上龛乡以蜜蜂养殖促脱贫攻坚纪略

2020-10-21 08:57  



双龙村养殖大户罗先红蜜蜂养殖现场



白玉村洞蜜基地



蜂农采割蜂蜜



美丽的上龛乡药养小镇

房县新闻网讯  通讯员 蒋贤臻 陈定 报道:上龛乡位于房县西南部,地处神农架北麓生态旅游环线中部,全乡以山地为主,山势巍峨陡峻、挺拔秀丽。人迹罕至的群山是草药百花的海洋,也是中华小蜜蜂的绝佳养殖地。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科学规划部署,上龛乡土蜂蜜已经成为广大贫困户产业致富的“金饭碗”,成为上龛乡脱贫提速的“甜蜜事业”。

政策驱动,助力起步

精准扶贫东风吹来了小蜜蜂大产业。2015年,上龛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出台激励政策,壮大中华蜂养殖规模。对养殖规模达到30箱、50箱、70箱的蜂农分别奖励蜂箱10个、20个、30个,进一步发挥大户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结对帮扶且有养蜂意愿的贫困户,免费发放蜂箱5至10个,鼓励新户发展。全年共投资10万元,免费发放蜂箱1000个,刺激蜂蜜产业扩容增效。目前,全乡蜂蜜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产量和销量在逐年上升的同时,市场价格和口碑也日益上涨,蜂农受益更是年年递增,上龛土蜂蜜产业正以良好的态势稳健发展。截至今年年初,全乡发展蜂蜜1.1万箱,可实现年产值800万元,覆盖530户,带动贫困户410户脱贫增收。

为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近几年来,上龛乡始终着眼蜂蜜养殖产蜜质量,充分利用复垦土地,种植花期长、易存活的花卉植被;鼓励农户在农作物间套种芍药等药用花卉;禁止乱砍乱伐,破坏植被。同时为了提升养蜂技术、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引进科学高效的养殖、加工技术,培植更多农户养蜂,提升蜂农养殖能力和蜂蜜质量。鼓励村干部和养蜂大户带头成立合作社,积极吸纳社员,形成“支部+合作社+蜂农”的联合发展模式,壮大蜂蜜生产链条,多举措扩大花源面积,确保蜂蜜产量稳健提升。

典型带动,干出实效

一只小蜜蜂可以引来整个蜂群,一个致富典型也能引领带动一群贫困户脱贫致富。在上龛乡,靠中蜂养殖致富的刘祥志就是这样的典型带头人。

5年前,刘祥志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他并没有因为可以分到易地搬迁房而感到高兴。觉得当贫困户脸上无光的他,从此便躲进深山,埋头养殖蜜蜂。

由于不懂技术、不会管理,满怀信心的刘祥志经历了三次失败打击。上龛乡扶贫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请来专家“手把手”传授中蜂养殖技术,并帮助刘祥志寻找适宜养蜂的地点。终于,刘祥志在山中养殖的100余箱中蜂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目前,刘祥志已熟练掌握了蜜蜂养殖管理、蜂病防治和取蜜加工等全套养蜂技术,年产值也达到了60余万元,这是他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脱贫摘帽后的刘祥志将他的养殖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当地村民,同时依托他家四兄弟共同创建的上龛百花药蜜中蜂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加基地然后链接农户的方式,将生态养蜂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带领同村村民共同致富。2020年带动28户村民发展养蜂产业,户均稳定增收超万元。

合作联动,打造品牌

通过不断摸索发展,上龛乡蜂蜜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产量有了保障。趁势打开销售渠道,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方品牌,为助建上龛药养小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已势在必行。

以树立上龛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切实提升销量、持续助农增收为出发点,上龛乡加速引进蜂蜜加工企业,投入标准化生产线,从养殖手段更新、原材料收购、检验把关分层、包装、定价、渠道推广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打造独具上龛特色的蜂蜜品牌——上龛百花蜜。首先是创新养殖手段,从细化产品分类着手,根据地理位置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独具上龛特色洞蜜和崖蜜;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因市而行开发巢蜜和纯蜜。截至目前,该乡已发展洞蜜4000箱、崖蜜2000箱;采割销售巢蜜1500余公斤、纯蜜2500余公斤,产值10万余元,直接受益贫困户达15户。

改变思维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该乡以互联网平台、大数据技术为支撑,从新闻门户网站、微博、网店、朋友圈、直播APP等载体入手,借助网络裂变优势,着力品牌宣传,多管齐下开拓线上销售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2020年全乡线上销售量达1000余公斤,产值20余万元;再就是从本地商超、优质特产直营店、全国连锁超市等传统销售平台入手,借助线下流量优势,着力蜂蜜批量入驻,多措并举打通线下销售渠道、加强口口相传的线下口碑,当前已入驻线下商超10余家,客户反馈上龛百花蜜纯度高、品质正,品牌效应正逐步提升。如今,上龛乡蜜蜂养殖产业已成为本地农民脱贫致富和后期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主导产业。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民辛苦为民甜。小蜜蜂,大产业,成就了上龛乡广大人民群众甜蜜蜜的小康生活,也折射出上龛乡精准扶贫的真抓实干、精准实严。这由奋斗酿成的蜜,是对新时代的最好献礼。


相关阅读